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立在老禾场,味带稻花香——皖南花鼓戏艺术风格与变革路径探析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8-25 09:10

唐滋才

微信版第1387期

近期拜读合肥工业大学夏建圩先生编著的皖南花鼓戏志书,有一些认识。其一,皖南花鼓戏是清末湖北、河南等地移民文化与宣城本土文化彼此影响、融合的产物,现已成为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二,皖南花鼓戏萌芽、产生、发展都在农村,长期扎根农村,主动适应农民欣赏习惯,使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用夏建圩先生著作中的话概括,就是“立在老禾场,味带稻花香”。那么在今天,这种艺术风格还能否适应人们新的审美需求?是扬弃,是坚守,还是创新发展?本文从题材、语言、音乐、表演四个方面分析皖南花鼓戏的艺术风格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革路径,试图从中发现规律性。

题材——乡村故事美

与京剧等剧种相比,皖南花鼓戏取材于历史及神话传奇故事的剧目比较少,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他们的爱情婚姻、家庭问题、邻里琐事,描绘民风民俗、世态人情、是非好恶,代表劳动人民的情感、心理、道德、愿望,真实反映传统乡村社会的风貌,有其文学价值。传统皖南花鼓戏主要有这样几类题材:1.劝世性。戒赌博、戒酗酒、戒懒惰、戒游手好闲、戒抽鸦片烟、戒淫,提倡勤俭持家、忠孝、安分守己等。如《假报喜》中姚大金赌鬼形象深入人心,以至有“有女不嫁姚大金”的民谣流传。2.批判嫌贫爱富,忘恩负义的人与事。如《打豆渣》《荞麦记》《张广大拜年》《珍珠塔》《双插柳》等,这是我国戏剧中普遍使用的题材,往往运用痛快淋漓的讽刺揭露丑恶社会,表达劳动人民朴实、正直的价值倾向。

3.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美好的爱情生活。如《打补丁》《柳荫记》《天仙配》《天平山》等,这类剧目的主人公多是善良朴实的农村青年男女,反映他们对爱情与幸福的向往,也是劳动人民健康乐观生活态度的体现。在旧社会的农村,农业生产与人的繁衍是中心话题,皖南花鼓戏多以农村的爱情与婚姻为重要内容,与中国文学的主题是一致的,但传统剧目中也有少量庸俗色情的糟粕,因而被儒家正统文化所不齿,被道学先生视如洪水猛兽。这可能也是解放前皖南花鼓戏被称为“花鼓淫戏”的重要原因。4.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反对性别歧视。如《小姑贤》《打芦花》《倒栽麻》《蓝衫记》《血汗衫》《一家勤》等剧目,反映家庭中父母、婆媳、夫妻、儿女之间的关系。5.农村健康的风俗民情。如《玩会》《打瓜园》《闹花园》《掐菜苔》《掐青草》等。6.为民请命、除暴安良、平反昭雪题材。主要有《大清官》《小清官》《卖花记》《乌金记》《糍粑案》等5本“清官公案戏”。在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中,喜剧占绝大多数,尤其是生活小戏的喜剧色彩更浓厚,塑造了众多正面、反面典型人物,如《打瓜园》中的费大娘、《扫花堂》中的马忠、《假报喜》中的姚大金等形象,深入人心。解放后,对传统皖南花鼓戏剧目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掘,汇编本戏37本、小戏85出,对其中宣扬封建糟粕的内容进行了辨别与剔除,同时创作了现代戏《八十大寿》《战鼓催春》《风雪摆渡人》《革命的一家》《送瘟神》《皖南烽火》《红蓼渡》《春茶曲》《刘四姐》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剧本的文学性与思想性都有很大提高,创作了许多口碑很好的剧本,农村题材如《春嫂》《柯老二入党》《老板娘》《送瓜苗》等,历史题材如《姐妹皇后》《羯鼓惊天》《小刀会》等,还有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剧作《金竹岭》(后改名《畲乡情》),这些剧目广为人知,还曾数度晋京演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19年实施皖南花鼓戏孵化计划以来,原创剧目明显增多,如红色题材《高高的云岭》《回不去的故乡》,典型人物题材《青春·李夏》《心中的爸爸》,廉政题材《妈妈的布鞋》《腊月雪》《红豆黑豆》,经济发展题材《卖马桶》《选商》,文明创建题材《歪打正着》,传统文化题材《桃花渡》等。显然,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皖南花鼓戏创作题材在不断拓展,已不再局限于乡村故事,仔细梳理发现,优秀作品如《春嫂》《柯老二入党》《送瓜苗》《上岸之后》《卖马桶》《郎川河畔》《歪打正着》等,仍然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且多为喜剧作品。以《春嫂》为例,该剧于1982年8月25日至9月4日,在北京演出5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戏剧电影报》等众多媒体给予好评,首都观众誉为“带着江南泥土芳香的山花”。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笔者以为,尽管在题材上宏观叙事是发展方向,但题材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排斥乡土气息,这是剧种的魂,不应丢弃,创作者应考虑的是,如何在宏观叙事中“味带稻花香”。

语言——乡音俚语

皖南花鼓戏演出人员和受众均来自社会底层,故与其他剧种相比,地域性传播特质更为突出。道白以湖北东南方言为主,融合各地口音,韵辙中如“诉”字韵,“诉”音“搜”是湖北口音。再如,做梦叫“朝南柯”,晨雾叫“挂帐子”,老虎叫“爬山子”,明天叫“门招”,这些都是典型的皖南地域方言。光绪《广德州志》记载“凡年岁谷丰,村野社火必有曲子歌,以社村为计,概大村每三岁一集,小社每五岁一集,歌无不是俚词俗语,虽粗鄙却淳然天成,喧而不噪”。由于方言的运用,皖南花鼓戏在湖北、河南移民聚集的皖南、苏南、浙西等地易获认同,移民后代听着乡音有亲切感,但在其他地方,如同属宣城的泾县、绩溪、旌德,观众反应听不懂。

皖南花鼓戏唱词保存着民歌的格调和旋律。很多小戏是在民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充实故事内容,配上角色,形成生、旦、丑的基本表演形式,形成有情节、有人物的戏剧表演。有的小戏通篇都是农村口语化、生活化、形象化的唱词,不加修饰,自然朴实。如《绣荷包》:女:(唱)清早爬起来,拔拔红绣鞋,弯腰拾起书信来。打开书信瞧,眉开眼又笑,原来是情哥要荷包……男:(唱)太阳落了坡,先生放了学,满堂学友笑呵呵……对比一下江南民歌《十二月相思》:日出满天雾,思想小冤家,姑娘心里乱如麻……两者比较,唱词格式相同,格调与旋律相近。

民歌风味还体现在经常使用“比兴”手法上,并且作比起兴的事物多来自农村或自然景象,如“蚕豆”“蝴蝶”“红豆”等,这样起兴引出要叙述的人与事,不仅显得自然、生动、形象,而且具有文学性、感染力,这是皖南花鼓戏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相比之下,皖南花鼓戏中“赋”的成分少一些,因为大段的铺陈需要有专门的文学之士来加以创作,这是皖南花鼓戏所缺乏的。皖南花鼓戏还继承、发展了民间说唱的文学传统。说唱文学有助于叙事,加上动作表演,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如《盼夫恨》唱段:想起去年闹元宵,我带着乖乖儿子把灯瞧。我儿又是跳,我儿又是笑,拉着为娘满街跑,跑来跑去找灯瞧。我儿聪明又乖巧,看罢灯、把家来,桩桩件件学给娘来瞧。学个狮子灯张着嘴,呜呜哇哇要把人来咬;……学个螃蟹灯横着走,学个虾子灯弓着腰,学个老虎灯瞪着眼,学个兔子灯满地跑。……我儿在地上打了一个滚,儿说是学个老龙翻身尾巴翘。我的儿站在凳上往下蹦,扑通一声儿跌倒,差点把娘魂吓掉,连忙伸手将儿抱,儿说娘啊莫心焦:我学个鲤鱼翻身把龙门跳,……喜得我又是哭又是疼又是笑,搂在怀里亲了又亲、疼了又疼,喊我心肝乖乖好宝宝……再如《桃花谣》唱段:老人爱吃万字糕,高福高寿精神好;小把戏爱吃冰糖糕,博闻强记文采好;情人爱吃糯米糕,粘粘连连感情好;商家爱吃蒸发糕,财源广进生意好;书生爱吃桂花糕,蟾宫折桂前途好;姑娘爱吃酥心糕,心也玲珑手也巧;匠人爱吃九家糕,走遍天下灾祸少。灯盏糕,马蹄糕;红豆糕,茯苓糕;芡实糕,猪血糕;定胜糕,百合糕;八珍糕,千层糕;玫瑰糕,山楂糕;苏州海棠糕,一品玉带糕;端午要吃绿豆糕,年关腊月打年糕。勤劳之人收入高,诚实之人人气高;有德之人品格高,好学之人起点高;虚怀若谷站得高,友善之人眼界高。芝麻开花节节高,人行石阶步步高!乡音俚语,尤其是民歌格调、说唱传统,极大地增强了皖南花鼓戏的观赏性,是皖南花鼓戏的一大特色。近些年的皖南花鼓戏创作,民间说唱的传统继续发扬,民歌的格调和旋律似乎有所弱化。此外,有的小戏创作出现了小品化倾向,即唱的少,说的多,笔者以为,这样会降低戏剧的韵味,尤其是对道白多用方言的皖南花鼓戏而言,似乎不太可取。

音乐——花腔小调

皖南花鼓戏的唱腔分主腔和花腔两类。主腔有【淘腔】【北扭子】【四平】【悲腔】4种。【淘腔】是皖南花鼓戏中运用最多、最富变化、最能体现剧种艺术风格的主腔。【北扭子】旋律跳跃,节奏明快,语言性较强,有利于叙事,比较适合表现昂扬乐观的情绪。【四平调】是皖南花鼓戏较古老的唱腔,是四大主腔中唯一属五声宫调式的唱腔。【悲腔】是在淘腔慢板的基础上吸收民间哭调发展的唱腔。4大主腔中【北扭子】来源于河南灯曲,其他均源自湖北花鼓调。

花腔是皖南花鼓戏音乐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记录的有87曲,如今失传近约1/4。艺人们采取“旧瓶装新酒”“改头换面”“斩头去尾”等方法,对来自湖北、河南以及皖南、苏浙一带的民间小曲、时调、山歌、茶歌、圩歌、号子等进行加工与提高,兼收并蓄,形成了短小精悍、独具风格的皖南花鼓戏花腔小调系统。如传统小戏《扫花堂》中所用的《采茶调》《闹花园调》,就是流行于宣城的民歌。再如【种大麦调】【相思调】【八段锦调】【腌腊菜】【怀喜调】【补缸调】等,是从苏南一带的地方戏曲和说唱音乐中提炼出来的。传统皖南花鼓戏演员大多干唱,在伴奏上以锣鼓和帮腔为主。帮腔即由场面和后台人员帮唱,一唱众和、一呼百应,粗狂昂扬,能加强舞台气势、渲染人物情绪。锣鼓在早期皖南花鼓戏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所谓“三分唱、七分打”,是构成剧种音乐风格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锣鼓经有【冬庄】【走锤】【老牛瘙痒】【八哥洗澡】【翻田埂】等,约四十谱左右,大多是在民间歌舞锣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从历史上看,戏曲样式的更迭,总是从声腔的演变和发展开始的。一个剧种得以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音乐唱腔是否合乎时代的审美和需求,取决于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做出调整,兼收并蓄,适应新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工作者们在声腔改革发展上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丰富伴奏,取消帮腔。老艺人韩文秀第一个用乐器(当时只有一把二胡)代替人声帮腔,创作了皖南花鼓戏四大主腔的过门,改变了皖南花鼓戏唱腔落后的状态。之后伴奏乐器不断丰富,首先是民族管弦乐器,如胡琴、笛、三弦、琵琶、唢呐等广泛运用,之后引进西方管弦乐、电声乐器等,如1984年《柯老二入党》首次采用电子琴伴奏,1985年古装大戏《湘妃扇》首次运用架子鼓。实践证明,中西乐混合乐队,能够丰富伴奏音色、增强乐队的表现力,只要搭配适当,使用合理,并不影响皖南花鼓戏的总体风格。在这一过程中,帮腔逐渐取消了,只是在场景需要时,作为一种音乐表现手段而运用。如大戏《青春·李夏》《高高的云岭》等,运用了合唱、重唱的表现手法,合唱能造成宏大的气势和声势,重唱能在感情的细微处披露心曲,这可以视为帮腔的一种新的呈现方式。

多方借鉴,创立新腔。音乐工作者在新腔设计中,将传统声腔与和新的旋律作为两大参照系,并使之融合,互相渗透。有的采取“联姻”的方法,将主腔、花腔的曲调片断,通过适当的变化组合在一起。如《白蛇传》(刘一民作曲)中白素贞一大段唱,全曲由【淘腔】(导板、原板、送板)→【思凡调】→【北扭子对板】→【淘腔】(原板、放板、二六、落板)组成。由于安排合理,剪裁得当,尽管是几种腔调的结合,依然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并不因为“杂”而感到不协调、不统一。有的淡化腔调的原有程式,或只选取传统唱腔的片段旋律,注重其内在的神韵,而不拘于上下句的板式结构。如《柯老二入党》中的柯老二唱腔,虽然旋律的展开仍以【淘腔】为其主干,但通过缩减节奏、省略过门的方法,改变了【淘腔】原有的结构。有的专门找一些色彩性强的花腔小调进行连缀发扎,避开板腔体的各类主腔。花腔小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用它来编创新腔,既能保持鲜明的剧种风格,又能开拓出新的意境。如《春嫂》一剧就是用花腔改编的。有的将传统腔调与民间音乐有机融合,如《金竹岭》,将【四平调】【沔阳调】同畲族音乐巧妙的糅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使全剧音乐风格呈现出独特的色彩,作品的艺术个性十分鲜明。曲调的发展,意在传情。皖南花鼓戏花腔小调大多来自民间音乐,丰富而优美,声腔改革可以向内,灵活运用4大主腔及花腔小调,也可以向外,继续从民间音乐、其他剧种中汲取营养,创立新的花腔小调,只要改编的唱腔富于时代气息、合乎人物性格基调,同时又在神韵上与皖南花鼓戏音乐风格保持一致,就可以积极尝试。甚至,在风格色彩上趋于“歌化”,也是可以探讨的。正如明代戏曲家王骥德在《曲律》中所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迄今,不知几经变更矣!”

表演——生活动作美

戏曲角色行当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项,皖南花鼓戏与之不完全一样,分为“三行”“八角”。“三行”指的是生、旦、丑。“八角”过去指老生、须生、小生、老旦、青衣、花旦、丑(兼彩旦)和草脸,现在一般指小生、老生、须生、老旦、小旦、正旦、丑、花脸。其中,生动风趣、明快辛辣的丑角表演最有特色。如《打瓜园》中的费大娘(彩旦),手中扑打的芭蕉扇、宽大的步法、摆动的手势、打西瓜的举动、躲闪的动作表演等,生动真实的刻画了她的热情爽朗、粗犷泼辣的性格。

皖南花鼓戏的传统表演艺术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歌舞,二是从农村日常生活中提炼、美化的程式动作,三是借鉴京剧、徽剧、黄梅戏等剧种的表演程式。真正的艺术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皖南花鼓戏传统表演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民间歌舞和虚拟化的生活动作有机结合。当然,如果仅仅是生活动作的模仿,表演必然是琐碎、单调、空泛而缺乏美感的,所以艺人们运用民间舞蹈语言,将生活动作夸张、美化、虚拟化,给人真实而又优美的感受。

一百多年来,经过一代代艺人的继承和创造,皖南花鼓戏形成了一系列表演程式,如“十样锦”“二十种步”“二十四摸”“扇子花”“巾帕花”等。“十样锦”表现妇女追赶情人急切而又焦虑的心情,有上山、下坡、过沟、翻田埂、过独木桥、走沙滩等十种走路身段和步法,以及三十多种舞蹈动作和扇子、手巾等表演身段,演完大约需要二十分钟。过去唱花旦的艺人,不会走“十样锦”,是很难唱红的,特别是新登台的艺人,观众总要点唱“十样锦”,试试演员的舞蹈身段基本功。皖南花鼓戏在表演方法上讲究文演、武演、热演、冷演。文演要求细腻优美,如《河水清清》《桃花渡》的表演;武演指的是泼辣火爆,如《郎川河畔》《歪打正着》中的表演;热演要求明快活跃,如《上岸之后》《皖南花鼓追梦人》《生日礼物》的表演;冷演要求沉着稳健,如《回不去的故乡》的表演。这些都是老艺人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累、创造的表演艺术经验,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发扬。但是,对一些脱胎于传统农村生活的动作、步法、身段等,以及白扇子、红手巾、彩带等传统演出道具,由于与现代生活的距离,现代戏很难用起来。那么,能否对传统表演程式进行发展创造,以适应当代人的欣赏习惯呢?或者,对现代生活动作进行提炼、美化、虚化呢?甚而,创设一二件用于现代戏的道具呢?变化是中国戏剧史不变的主题。皖南花鼓戏从产生至今不过100多年,是一个很年轻的剧种,依然处在探索、完善、丰富、发展的过程中。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皖南花鼓戏在题材、语言、音乐、表演等方面作了一些变革,总体而言方向是正确的。就目前而言,皖南花鼓戏不再仅仅是“立在老禾场”,但在快餐文化泛滥的今天,其“味带稻花香”的艺术特色自带吸引力,应继续发扬光大。未来,皖南花鼓戏路在何方?哪些特点应该坚持,哪些可以丢弃,有没有绝对不能改的?这些都是皖南花鼓戏工作者,以及关心皖南花鼓戏发展的人们,需要思考的。

(作者单位:宣城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