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宁国:上坦河散记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9-28 09:55

刘  刚

微信版第1402期

上坦村是我故乡,位于宁国市方塘乡、西津河上游。这里有两条溪流,东溪绕于村右,西溪绕于村左,出村合二溪为一水,名为上坦河,注入方塘河,汇于青龙湖。上坦双溪宛如母亲温柔的双臂,千年如一日地搂着两千多口上坦儿女。儿女们吸吮着母亲河的乳汁,繁衍至今,千年相聚,生生不息。

上坦河源于旌德县云乐,群山之间,弯弯曲曲、缠缠绵绵,绕着山野乡村蜿蜒流去。古往今来,故乡的河滋润两岸绿荫、炊烟,映照水上清风、明月。

乡村水碓

水碓是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木质舂米机。昔日用它舂稻,米养人,糠养猪。

上坦村村上首和村下首原各有一处水碓。村下首水碓坐落在上坦河南岸(上坦大桥南端),引用东溪水力,是章氏独家经营。村上首水碓距村子约有1华里,坐落在西溪东岸,引用西溪水力,是胡、潘两氏合伙经营。这两处水碓均为四乘碓。

我家住在上街头,多在村上首水碓舂米。白天舂米人多,要排队。晚上舂米人少,为了不耽搁白天农活,多半晚上舂米。有一天晚上,我陪父亲舂米,他挑着一担稻子走在前面,我在后面背着糠筛、米筛、畚箕。

碓屋里除了庞大水轮、碓头、碓窝外,还有风车和筛盘。水轮在水力冲击下,不停地转动,发出叽昂叽昂的响声。一盏煤油灯,只有豆大亮光,在黑洞洞的碓屋里,如同萤火闪亮,让人有点不寒而栗。我们父子一边干活一边搭话,驱散内心的恐惧。

稻谷倒在碓窝里,水冲动水轮,轮轴上的齿拨动碓身,碓头不停地向下舂,不一会见米了,父亲开始筛。筛筛子是门技术活,父母亲都会。

筛子是圆形,直径约60厘米。糠筛眼小而密,米筛眼大而稀,是用竹篾编制的。长方形木质筛盘中有块隔板,分为糠盘、米盘。先筛糠,糠粉从糠筛眼纷纷落下,筛子上面是稻和米,将其倒在米筛里,筛米时只见米从米筛眼纷纷落下,筛子上面是稻,聚集在筛子中央,用手捧起丢在碓窝里舂。如此反复筛呀,舂呀;舂呀,筛呀,糠盘里的糠,米盘里的米逐渐堆高了。四乘碓先是全用,后减为三乘、二乘、一乘直至米筛面上剩下一大把稻为止。舂完了稻,筛完了米,用风车扬去米中少量的稻壳。一百斤稻舂成68斤米,称为舂米高手。

筛筛子是件又脏又累的活。一筛子米约有五六斤重。端在手上,用臂力使其均匀旋转。糠粉飞扬,顿时头发白了,眉毛白了,成了白头老翁。鼻孔堵塞糠粉,喉咙干涩难受。一担稻舂成米需要三四个小时,中途没有休息时间,累得人精疲力竭。

父亲多次教我学筛筛子,我学了,就是学不会,父亲气乎乎地说:“我老了,死了,你们吃生稻!”父亲啊!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如今您的儿孙们吃的不是生稻,而是既无碎米头,又无稻壳的香喷喷白米饭!

桥下捉鱼

上坦河上游有道坝,名为环溪坝。河坝东端筑有千米水渠。由于坝的阻拦,部分河水流进水渠。渠道里的河水潺潺流淌,一是灌溉农田,二是水碓舂米。水渠上用石板搭成小桥,桥下背光而低凹处多洞孔,这是鱼儿的藏身处。有一年腊月初八,我的宗兄结婚,父亲带我去贺喜吃酒。回途中,我走在父亲前面,当走到水渠小石桥上,我听见桥下有动静,止步朝桥洞里一看,只见洞里全是鱼,便高兴地对父亲说:“有鱼!”父亲听说有鱼,浑身来劲,不畏严寒,脱下鞋袜便钻进桥洞,轻而易举地捉光了洞中所有的鱼,有鲢鱼、红鳍鰟、白鱼条、鲫鱼等。我乐滋滋地用柳条将鱼串起来,足有两尺长,沉甸甸的。途中迎面来人看到我拎着鱼,问我:“从哪儿捉这么多鱼?”我还没来得及回答,父亲抢先含糊其辞地说:“是在河里捉的。”待人远去,父亲小声嘱咐我:“捉鱼的地方不要给外人讲,要保密。”从那时起,逢年过节我家就去水渠小桥下捉些鱼来丰富餐桌,桥下鱼洞成了我家的天然养鱼池。

河滩改田

上坦河的下游,有一大快河滩地(称中坦河滩),土地比较平整,灌溉方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农业学大寨”号召下,上坦公社胡书记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将河滩改成水田,为上坦人民造福。胡书记亲临现场,亲自指挥,亲身参加艰苦的改田劳动。当年,身为上坦公社教育专干的我,也不例外。因为公社党委下达上坦五·七中学学农基地奋斗目标任务是“三个一百亩”(水稻一百亩,茶园一百亩,桑园一百亩)。其中水稻一百亩是由我带领上坦五·七中学师生,利用劳动课改田实现的。那时改田工地上红旗招展,社员们干劲冲天,劳动竞争的吆喝声,打夯的号子声,相互鼓励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工地上没有先进机械,全靠人力挖、撬、抬、扛、挑。公社干部也从不叫苦叫累,天天和群众干在一起。经过广大干部群众一冬一春连续不断地奋战,终于将中坦河滩改造成百余亩水田。

河岸翠竹

上坦河两岸是我童年时代放牛的牧场。那时,河床裸露,纵然有淤泥处,也生长着巴茅草和那些东倒西歪、奇形怪状的杨树、柳树,是一片荒芜的河滩。

1996年,居住在河边的村民潘仁林开始在上游河边栽植元竹,经过20多年经营管理,元竹发展成一片绿荫。元竹多了,竹笋多了,他办起了青笋加工厂,收入颇丰。

在他带动下,不少村民在上坦河下游也栽植元竹,两岸形成了一段又一段绿荫。这些绿荫连接起来,便是一条万米绿色长城,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的行动,既绿化了上坦河两岸,美化了环境,增加了家庭收入,又起到了护堤防洪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系宁国市方塘乡政府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