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胥河岸边的行与思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1-19 10:04

吕    丹

微信版第1460期

每座城市的记忆中,都有一条母亲河!河流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时代的变迁,更见证着城市的兴起与繁华,她是一座城镇的灵魂和记忆。我站在连接安徽、江苏两省的大桥上,望着眼前静静流淌的胥河,不禁思绪万千……胥河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她开凿于公元前506年(春秋时期),至今已2500余年。落日余晖下,几艘空船停泊在岸边,波澜不惊,船上的狗儿兴奋地吠叫着;几艘满载货物的大船,顺河而下,通往常州、无锡、苏州、芜湖乃至更远的地方。水清河宽,天高云淡。缕缕晚风拂过水面,泛起丝丝涟漪。光阴似箭催人老,岁月悠悠觅不见,唯有倾听胥河水,揣摩其沧桑巨变。

悠悠历史长河痕

目前关于胥河的最早记录来自北宋《图经》,“昔吴王阖闾伐楚,以伍相带兵,因开此溪(胥溪河),以通漕运。”宋代水利学家单锷在其所著《吴中水利书》中说:“自春秋时,吴王阖闾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以为漕运,春冬载二百石。而东则通太湖,西则入长江,自后相传,未始有废。”

另据《郎溪县志》记载,胥溪河,古名胥河。此河一段是江苏高淳与安徽郎溪两县的界河,上自高淳固城湖口,下至溧阳朱家桥,全长约31公里。经溧阳、宜兴过太湖至苏州。公元前506年(春秋周敬王十四年)吴王阖闾为西征楚国,命伍子胥凿渠以通军运,故名。

民国时期地质学家丁文江、水利专家武同举等人,通过实地考察及对地质、地貌、钻孔和水文资料分析,皆认为“中河(胥溪河)乃人工开凿之河道”“此河亦必属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如果胥河开通于公元前506年,当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而不是之一。因为,目前公认世界是最古老的运河为邗沟,开通于公元前486年,比胥河晚20年。彼时,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曾将胥河和邗沟并列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实际上,胥河要“年长”20岁。因邗沟后来成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声名显赫,而胥河几经废弃,反而渐渐被人遗忘了它的年龄、甚至名字。

一河两省共发展

胥河在1991年6月正式通航,古运河重返青春。

那时的桥是石拱桥,跨水架桥,雕琢装饰优美,结构坚固。一座石桥连起来安徽、江苏,解决了两省当地居民之间出行难的问题,也推动了两地经济的发展。沿河两岸的街边,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排接一排的小吃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老板笑脸相迎,殷勤周到,顾客来来往往,喜笑颜开。

瞧,街道上,人流车辆川流不息,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自行车是那时候的主要出行工具,人们出行习惯戴草帽。

看,街上人流如潮,个个笑容满面。年轻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走着,大街上回荡着他们的笑声。老年人拄着拐杖,静静地坐在长椅子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真是舒服极了!孩子们蹦蹦跳跳的,特别贪吃,只要听到边上有人喊 “包子!热乎乎的包子”,闻到那诱人的香味,就忍不住叫爸爸妈妈买几个!

听,自行车的车铃声,商贩的吆喝声,人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交响曲。

80年代的货船,形式多样,构造简单却实用。码头上停泊着各地的货船,或满载黄沙顺着河流开往更远的地方,或空船停泊回家住几天,享受当下片刻的休假;岸上的人们戴着草帽,穿着长衣长裤,迎着炎炎烈日,挥舞着手中的铁锹,伴随着飞扬的尘土,开始一天辛勤的工作。那时的板车是最常见的农村运输工具,黄沙运输兴起的几年,活跃了两岸经济。

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和乡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给两岸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急于求成,缺乏合理设计或不顾及地方环境,使胥河面临一系列生态问题:河段河道固化,河流天然的泄洪功能下降,每逢雨季村庄内涝严重。同时,村民以及附近的工厂直接排污,造成水质恶化、鱼类消失,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河流生态功能减弱。整治河道,刻不容缓。

通过对运河两岸景观现状研究和主体河段的改造、桥梁重建、老旧小区拆除等举措,从产业互动、文化共享的角度打造旧有业态,建设具有新用途、新活力的全新古运河文化生活小镇,已成为各地各级政府的共识并正在付诸实施。

今天的胥河,经高淳东坝、下坝、定埠,至溧阳朱家桥桠溪河口东接荆溪南河段,连通在宜兴流入太湖的荆溪,是高淳、溧阳间引水灌溉和通航的河道,故又称淳溧运河。连接芜湖长江水运和上海黄浦江水运的芜申运河也于2010年修建完成,可通行1000吨位的船只。30公里长的古胥河,行的是六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思的是建设更美好的和谐家园!

(作者系安徽郎溪定埠人,现居住在南京市)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