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戏派”概述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4-30 15:35

唐滋才

微信版第1510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宣城地区戏剧创作影响遍及全国,被称为“宣城戏派”,也有论者称之为“宣城戏剧现象”。作为后学晚辈,回忆皖南花鼓戏曾经繁荣的景象,遥想九华山笔会、茂林笔会、梅龙笔会时前辈大师们的音容笑貌、意气风发,崇敬、骄傲之余,亦难免有丝丝遗憾。

1

“宣城戏派”是何时冠名的?或者说,是何时由何人首次提出的,已很难找到明确记载。

1990年8月15日至20日,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和宣城行署文化局在九华山联合召开“安徽省‘宣城戏剧’学术讨论会”,会议以学术报告和座谈的方式,就宣城戏剧文化现象及其在连台本戏方面的创新探索进行学术讨论。会后,根据讨论发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宣城行署文化局、《安徽新戏》编辑部共同编纂了论文集《宣城戏剧之路》。该书前言指出:

“研究一个地区的戏剧创作发展道路,这在我省还是第一次”“一次研讨会很难把一种文化现象探讨深透。这次结集的论文,只是对宣城地区戏剧发展中呈现的几个方面作一些广泛的探讨,对一些有影响的作品进行评介,还没有来得及把宣城地区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放在新时期文化呈多元发展的大背景下作深入的研讨……”

这次会议及其成果表明,“宣城戏派”或者说宣城戏剧现象的存在,1990年时已成为普遍共识。

2

“宣城戏派”之所以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百花剧本公司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国各地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恢复,剧本供不应求。宣城地区文化局戏剧创研室在组织剧本创作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来经营这些精神产品,他们先将服务范围从地区扩大到省内,经过实践取得经验后,又从省内扩大到省外,在全国戏曲界进行有偿服务,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国剧协《剧本》编辑部、中国剧协安徽分会的赞同。1985年,三方共同成立国内第一个交流剧本的民间组织——“中国百花剧本公司”(1988年改称百花剧本交流社),编辑室分设在《剧本》编辑部和宣城地区文化局。1985—1990年,通过《剧本》杂志,公司分五批向全国戏曲剧团推荐新编连台本戏和单本戏61部,有20多个省市、300多个省、地、县级剧团选购演出。

百花剧本公司“找到了一种把剧本与舞台演出较好地联系起来的组织形式”。61部推荐作品中,虽然影响最大的《姐妹皇后》《羯鼓惊天》均由宣城本土作家创作,但由非宣城本土作家创作的作品达到48部。一大批剧作家团结在了百花剧本公司周围,其中宣城本土作家有王运威、詹硕夫、王士能、张亚、杨跃庭、胡永杰等10人;省内宿县、肥西、庐江、繁昌、芜湖、安庆等地作家有16人;湖南、山西、广东、江苏、河北、福建、湖北、河南、上海、辽宁等外省市作家有49人,江苏邓小秋创作了5部14集连台本戏,数量仅次于王运威、詹硕夫、王士能组合。邓小秋先生后来成为江苏省淮剧团著名编剧、著名戏剧评论家。

自1985年起,每年七八月交,宣城地区文化局戏剧创研室在九华山组织创作笔会和剧本交流会,来自省内外的剧作家们交流心得、闭门改稿,剧团则选购心仪的剧本,成为一时盛况。百花剧本公司运营剧本的收入,大部分用于剧作者报酬提成,少部分用于九华山创作笔会。

百花剧本公司成功运营的案例很多,试举《宣城戏剧之路》书中两例。其一:河南省洛阳市曲剧团面临关闭解散窘境,听说有连台本《姐妹皇后》,便风尘仆仆赶到宣城购买剧本。结果上演后一炮打响,在洛阳市引起轰动效应,从此救活了一个剧团。其二:剧本《张春郎削发》为福建作者李志浦所撰,据说当地剧团认为它属通俗剧目,不能拿奖,故拒绝排演。“百花”则认为它可演性强,思想内容健康,且有民族特色,遂推而广之,结果竟被东南亚华侨看中,投资拍电影,后又受邀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获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

百花剧本公司的经营活动是遵从时代发展要求的主动选择,它不仅使宣城戏剧创作的影响扩大到了全国,也为这一时期中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约在八十年代后期,“卖”剧本就萧条了,“百花”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九华山创作笔会虽然还办了几年,但已是纯粹的剧本创作活动了。到1994年,因经费不足,创作笔会从九华山移师泾县茂林。

3

作为一种戏剧现象,“宣城戏派”的发生、发展是有脉络可寻的。1978年—1984年,是“宣城戏派”的准备期。

皖南花鼓小戏《春嫂》是“宣城戏派”首个产生广泛影响的剧目。1982年5月,文化部选调宣城皖南花鼓戏剧团、河南豫剧三团、吉林省延边话剧团、上海淮剧团等,解放军总政治部选调广州、沈阳、南京三个部队话剧团,在党的十二大召开期间进京演出《春嫂》等七出戏、《祖国屏风》等三个话剧。1982年8月25日《春嫂》剧组进京,至9月4日演出结束,共演出5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安徽日报》《戏剧电影报》等众多报纸媒体给予好评,首都观众誉为“带着江南泥土芳香的山花”。

皖南花鼓戏《柯老二入党》也产生于这一时期。1982年,小戏《两家春》获安徽省农村业余会演优秀创作奖和优秀演员奖,有位同志对作者张亚说:“《两家春》写了一个新时期的农村新人,十分可贵,可惜是个小戏,主人公柯老二的形象不能得到多侧面的展示。”作者深以为然,知难而进,于是有了大戏《柯老二入党》,1984年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节获创作二等奖。该戏后来改成黄梅戏,获曹禺剧本奖。

同时期,宣城地区创作的有影响的作品还有詹硕夫、王士能描写皖南事变一个侧面的歌剧《云岭翠竹》(省歌舞节创作二等奖),胡永杰反映农村富裕后新气象的小戏《金竹岭》(后改名《畲乡情》),以及话剧《将军行》等。

4

1985—1990年,“宣城戏派”出现第一个创作高峰期。古装连台本戏是这一时期宣城戏剧创作主要形式。所谓连台本戏,是个约定俗成的戏曲艺术概念,艺人们通常把一出(约演二至三小时左右)能叙述一个完整故事及其人物生活历程的戏称为“本戏”(演出用的剧本称作“台本”),而故事情节较为丰富复杂,需要连演两场或两场以上才能完成戏剧表演任务的戏,一般就称作“连台本”戏了,其突出特点是情节曲折多变。百花剧本公司推荐的五批61部剧本全部为古装戏,其中连台本戏有46部121集。

《姐妹皇后》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广泛的连台本戏,也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皖南花鼓戏剧目。全国共有32个剧种100多个剧团演出该剧5000多场,其中包括中国评剧院、天津评剧院、广东省潮剧院、云南省滇剧院、湖南省京剧团、江苏柳琴剧团等;剧本获安徽省首届艺术节创作奖,拍摄了皖南花鼓戏(安徽台)、黄梅戏(湖北台)、晋剧(山西台)、芗剧(厦门台)等多种地方戏曲连续剧,安徽台的六集花鼓戏电视剧获安徽省首届“灰喜鹊”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故事被编成连环画,以年画形式出版。

单本大戏《羯鼓惊天》是又一部影响广泛的剧目。该剧1989年在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上囊括全部六项一等奖。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期间,受国家民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的邀请,于1990年12月11日—14日在北京吉祥戏院演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及《人民日报》等作了报导或评论。中国剧协艺委会为该剧召开座谈会,曲六乙、宋铁铮、康洪兴、何为等戏剧界前辈和专家赞扬“与戏剧节的一些好戏完全可以媲美”。

同时期,反响较大的宣城剧作家创作的连台本戏还有《姐妹花魂》《湘妃扇》《梅花簪》等。


5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宣城行署文化局又花力气抓了戏剧小品的创作和演出,如举办小品创作讲习班,与《宣州报》合办小品征文评选、选拔优秀作品交剧团排演参加《宣州之声》演出等,赶上了方兴未艾的戏剧小品创作潮流,也形成了宣城戏剧创作的又一个亮点,可视为“宣城戏派”第二个创作高峰期。当时,老剧作家张亚、杨跃庭、胡永杰等仍坚持创作,中青年剧作者俞丰年、黄廷洪、宋多健、朱先明、解宗来、王静义等展露头角。

自1987年起,在安徽省戏剧小品大赛中,宣城市连续10年以获奖作品数量多、获奖作品等级高而称冠全省。据说,每届比赛宣城市都有作品获十佳奖,目前能找到文字记载的十佳小品作品有:《夕阳无限好》《补伞》《一杯碧螺春》《一撮毛》《心狱》《老油条发脆》《卖汤圆》《儿子生日的礼物》。其中小品《一撮毛》后来由潘长江、高亚林等主演,改名《钱哪去了》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舞台。小品《冒牌乡长》获大赛十优奖,并被安徽电视台选中,于1993年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电视台春节联欢会。

大戏《老板娘》是又一部载入皖南花鼓戏史册的优秀作品。1996年获安徽省第六届艺术节一等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该剧对城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市场与道德等多种关系进行探讨,很有社会意义。

大戏《豆腐宴》是一部由宣城剧作家创作、但载入江苏省淮海戏剧团史册的优秀作品。1997年,江苏省文化厅为筹备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向全国征集剧本,六部剧本入选,《豆腐宴》是其中之一。该剧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田汉戏剧奖、文化部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奖、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荣誉。

同时期的优秀作品还有:小戏《儿女包办》获文化部颁农村业余戏剧创作奖;《草色青青》获省黄梅戏剧院向全国征集剧本第一名;《推销员之恋》获扬州市全国剧本征稿第一名;大戏《绿太阳》获安徽省第二届规划题材剧本评选二等奖;《白果树下》获安徽省首届规划题材剧本评选第一名,由《安徽新戏》发表,2013年入选省委宣传部“四个一”(即一戏、一片、一展、一园)文化品牌项目后,改名《红月亮》以大戏形式搬上舞台。

6

进入新世纪后,“宣城戏派”开始衰落,至2010年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剧团改制,“宣城戏派”作为一种戏剧文化现象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即使在衰落期,仍然推出了一些优秀作品。

2004年,小戏《送瓜苗》荣获第11届曹禺戏剧奖(飞彩杯)小戏小品大赛剧目一等奖、导演一等奖、剧本二等奖。小戏《王婆卖瓜》参加安徽省小戏、折子戏调演,获优秀编剧、优秀作曲、优秀表演等奖项;后由江苏省淮海剧团重新排演,参加中国剧协举办的全国小戏艺术节。

2008年,安徽省文化厅向全国征集舞台剧本,《天下第一墨》以第二名的成绩入选。同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征集剧本,话剧《生命如歌》获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

2009年,小品《山里的海》获安徽省小品大赛二等奖,同年参加华东地区小品大赛,次年作为安徽省唯一一件作品入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戏剧类群星奖复赛。

7

戏剧是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宣城戏派”存续期间,不仅剧作者阵容之整齐堪称全省第一,在戏剧音乐和表演方面也人才济济。

剧种音乐工作者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发展。《春嫂》用花腔改编,民歌风味浓郁。《畲乡情》将【四平调】【沔阳调】同畲族音乐巧妙糅合,使全剧音乐风格呈现出独特的色彩。《羯鼓惊天》在音乐上取得空前成功。著名歌唱家王昆说:“音乐非常美,非常好听,很能打动人,歌剧化的成分很浓,看来地方戏曲向歌剧靠拢也是一条路子。”著名戏曲理论家曲六乙在《人民日报》撰文称:“音乐富于艺术个性,既继承了皖南花鼓戏音乐优美、流畅、抒情的乡土个性,又大胆地进行横向借鉴,吸收了歌剧的一些艺术手段,构成了悲剧的音乐色调。”这一时期的音乐工作者有陈凤祥、孔令培、刘一民、姚木森、吴汝骥、周荣华等。其中孔令培先生是《皖南花鼓戏音乐》的主要编撰者。

1985年8月,宣城行署在安徽省率先开始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将地区三个皖南花鼓戏剧团合并,选拨出一批优秀演员,重新组建了宣城地区皖南花鼓戏剧团。新组建的剧团阵容整齐,演员基本功扎实,平均年龄25岁,有一定的业务基础和强烈的事业心,包括迟秀云、徐建华、郑淑萍、杨玉屏、王维平、张教文、沙爱农、李相才、周炳菊等,他们的表演细腻质朴,唱腔优美,配合默契,是一支老中青结合以青年为主的、富有朝气和表演才华的艺术队伍。改革后,剧团创作及演出水平明显提升,1985—1989年先后排演了《湘妃扇》《姐妹皇后》《姐妹花魂》《寇准招亲》等新戏十二台。

成功将一帮剧作家、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团结在周围的,是“宣城戏派”的灵魂人物——原宣城地区文化局戏剧创研室主任王士能先生,他“既是一位剧作家,又是一位戏剧活动家,更是宣城戏派的领军人物。他的口才在安徽戏剧界几乎人所共知。每次聚会,都能听到此公那不知疲倦、慷慨激昂的声音,或抨击时弊,或陈述某一次调演的难忘,某一次评奖的不公,某一次笔会的趣闻轶事,说到激动处唾沫横飞,说到义愤处拍案而起,说到开心处哈哈大笑”。

8

2007年,宣城的一班老中青剧作家们鉴于戏剧的衰落,自发成立了梅龙剧社,溪口梅龙成为他们改稿的又一“桃源”。从九华山到茂林,再到梅龙;从地区戏剧创研室组织,到剧作家自发组织;从改稿会+剧本交易会,到纯粹的改稿会……山水无言,见证了“宣城戏派”的兴衰苦乐。

关于“宣城戏派”的成功经验:第一,必然离不开宣城地委、行署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政策与财力支持,包括《剧本》《安徽新戏》的肯定与推介。第二,必然离不开一批剧作家、作曲家、表演艺术家的才力与付出,以及地区戏剧创研室的居中调度、组织,他们体现出了高度的历史自觉与情怀、担当。第三,必然离不开对观众审美及戏剧发展规律的敏锐把握,在八十年代初剧场艺术尚且繁荣时开始着手连台本戏创作,在连台本戏方兴未艾时,又及时将戏剧小品创作提上日程,从而实现了“宣城戏派”二十年的发展与繁荣。

关于“宣城戏派”艺术特色,最突出的或许是强烈的“观众意识”。无论是连台本戏、大戏还是小戏、小品创作,剧作家们始终“心里装着观众,提笔想着观众”,力争创作出“既具有戏剧性又具有文学性、既可演又可读、既受专家赞赏又受群众欢迎的雅俗共赏”的艺术精品。

当然,也有遗憾:其一,在“宣城戏派”存续期间,未能涌现出本剧种的理论家、评论家,及时对成败得失进行系统的总结,从而指明发展的方向。其二,在声腔改革上未能完全统一思想,有的主张大胆革新,有的坚持老腔老调,丧失了借“宣城戏派”影响着力创新的大好时机。以致有人认为,宣城戏派即宣城戏剧创作派。其三,2010年宣城市再次率先响应号召,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剧团改制,众多优秀人才或提前退休、或转行、或进入民营院团、或成为自由职业者。其四,一些优秀剧本未能以皖南花鼓戏形式搬上舞台,载入了其他剧种的史册。

9

剧种传承发展有低潮,就会有高潮。

近年来,在宣城市委宣传部、文旅局、文联及戏剧界的共同努力下,皖南花鼓戏似乎有了复兴的迹象:大戏《好人曹二贵》获安徽省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大戏《青春·李夏》、小戏《逆行者》入选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青春·李夏》同时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名录;大戏《高高的云岭》入选安徽省庆祝建党百年新创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大戏《青檀魂》入选2022安徽省优秀新创剧目展演。

汲取“宣城戏派”的成功经验,在政策上,突出“作品为王”原则,小戏孵化计划已连续实施四年,28件优秀作品得到扶持;今年又举办了首届皖南花鼓戏戏歌(戏腔歌曲)和经典选段征集比赛,10件适于网络传播的作品上线。众多因素叠加影响下,一批中青年剧作家、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开始成长起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望“宣城戏派”,总结其经验,分析其得失,是为了更好地砥砺前行。

(作者系市委宣传部宣传文化科科长)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