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智
微信版第1607期
茆林村位于广德市誓节镇最南端,距城区30公里。境内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村委会门口矗立着一块大大的石碑,上面赫然刻着“中国航天第一村”七个大字。这一称号的由来,得益于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603基地。上世纪60年代初,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带着中国第一代航天科学家们来到这里,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生物试验探空火箭发射基地——603基地,迈出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第一步。因管理森严,外人无法近距离接触,建成六十年来,603基地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选址
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8年8月,中科院力学所成立第一设计院,开始承担卫星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当年11月,设计院从北京搬迁至上海,更名为上海机电设计院,利用上海相对成熟的工业和技术基础,满足火箭研制工艺和试验验证的要求。上海机电设计院遵循从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规律,1960年2月19日,第一枚探空火箭——T-7M001号火箭在南汇老港的滩涂上冲天而起。同年5月28日,毛泽东主席亲临上海新技术展览会,视察T-7M火箭,并勉励年轻的航天人:“8公里,那也了不起呀!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为适应后续探空火箭研制要求,鉴于上海南汇老港简易发射场区域和塔架限制,在南京军区和安徽省委等各方支持下,上海机电设计院于1960年3月,选址安徽广德誓节镇,建立了603基地。
在原誓节镇先锋村书记彭正华的号召下,位于牛口坪(现603基地内)的二十多户村民收拾好行囊,迅速搬离生活了半辈子的家乡,无偿让出故土,只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国防建设。“有国才有家,我爱国和家,只要国家需要,我什么都愿意付出。”搬迁户靳其祥说道。位于603基地附近的龙口、新安、安沟、月湾共4个村庄的村民也陆续无偿搬离,为603基地留出约3000亩的建设用地。
建设
603火箭发射基地位于现在的茆林行政村龙口自然村。在那个年代,既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发射基地场址四面环山,开发前遍地灌木荆棘,没有房屋和公路,交通非常不便,物资供应困难。在基本设施都十分欠缺的情况下,建设者们手拉肩扛,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日以继夜奋战在山区里,为了方便运输和安装高52米的发射架,大伙还在山区里专门修筑了一条8公里的道路。“天线测试厂就是在发射架还要往里大概有一两公里的路程,当时我们大概有五十来个人进去修路,我们要把树根刨出来,再把路铺出来。”参与过603试验站建设的老一代航天人描述到。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对老一代航天人的真实写照。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是这一群默默无闻的航天人,在为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在建设者们披星戴月、挥汗如雨的建设中,仅用3个月,603发射试验场初具规模:建设成发射控制室、发动机测试室、助推器装药室、推进剂加注房、发射场坪和发射架、箭头总装总调间、遥测接收站、雷达阵地工程、气象观测室和生活区等,建成中国第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火箭发射基地,它成为我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射试验地的摇篮,更成为一代航天人实现梦想的福地。它记录了第一代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战斗历程。
由于选址的时间为1960年3月,出于保密需要,这一发射场便定名为“603”试验站。基地占地约2500亩,是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我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之一。
钱学森说,“我有‘两个相信’:相信中华民族有能力攻克科学的难关,相信广大知识界人士都是爱国的。国家对我们那么信任,我们要好好的搞这个尖端事业。”钱学森的话激励着建设者们为了航天事业奋发奋起,从广德的这个小山村,开始了中国伟大的太空探索之路,迈出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第一步。
试飞
603试验基地最光荣也最令人感兴趣的发射任务,是当年的“动物试飞”实验计划。
1964年7月19日,茆林山区艳阳高照,青山披彩,中国第一枚生物试验火箭“T-7A/S1”呼啸而起。随火箭升空的还有8只白鼠和12支生物试管,它们荣幸地成为了我国第一批乘上火箭的“登天客”。在白鼠高空试验取得一些经验后,为进一步扩大研究项目,科学家们决定送小狗“上天”,进一步扩大试验范围。经过重重筛选,“小豹”和“珊珊”在100多只备选小狗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小狗”。
经过详细的身体检查后,1966年7月15日清晨,运载着“小豹”的生物火箭在震彻山谷的轰鸣声中直冲云际,“飞”出地面约80公里。一个多小时后,降落伞吊着生物舱徐徐落地。当人们小心翼翼地打开生物舱舱盖时,“小豹”正安然无恙地趴在托盘上,尾巴还欢快地摇来摇去。同年7月28日,小狗“珊珊”再次被装进“T-7AS2”生物火箭,送上高空,同样安然而归,试验成功。
在当年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没有现成技术可借鉴,以及生活保障条件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老一代航天人以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扎根山区不怕苦,呕心沥血搞科研。从1960年7月开始使用至1966年7月执行最后一批次飞行试验任务,603基地累计发射7枚T-7M主火箭、9枚T-7气象火箭和11枚T-7A气象火箭(T-7火箭的改进型)以及用T-7A火箭改制的1枚电离层探测火箭和5枚生物火箭,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603基地是我国首个比较完整的探空火箭发射试验场。
T-7火箭是我国首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探空火箭,并完全独立自主完成。
603基地成功发射和回收了我国第一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开创了我国生物试验火箭的先河。
1963年~1966年间,先后进行了包括小白鼠、大白鼠、生物试管、小狗等多次试验,我国历史上首次动物飞天成功,为我国返回式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探空火箭T-7-002火箭。
T-7A火箭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火箭飞行高度125公里,箭头回收取得成功,为后续返回式卫星研制和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积累了经验。
603基地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初创历程,是航天发展的重要起源之一,是航天人才成长的摇篮和航天精神的见证地和发源地,不仅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史,更创造了航天人自力更生、实事求是、深山铸箭、荒野报国的奋斗史。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王希季、钱骥、杨嘉墀、姚桐斌等7位功勋都曾在603基地留下奋斗的足迹或参与探空火箭的研制。陆元九、秦馨菱、贝时璋、林华宝、范本尧、杨南生等院士和专家也参与其中。
王希季曾经指出:“探空火箭全部是中国人自己想的,自己弄的,或者说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化火箭在此诞生。”老一辈航天人用飞机上拆卸下来的零部件、闹钟改造的定时装置等制造出探空火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先河。
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令当时的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亲眼目睹火箭发射的80岁老人古义芳说:“大概是1961年前后,当年我才十几岁,发射的时候,我们早早就到远处围观,只听见砰的一声,就看到一个东西冒烟飞上天了,就跟打枪一样,还有个壳子掉下来。”据古义芳老人介绍,当时现场围观的人非常多,同时也有很多士兵守在要道口,不让外人靠近。
2006年7月15日,广德邮政局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制作发行了中国小狗“小豹”和“珊珊”飞天探路四十周年纪念封。
弃用
由于文革和中央的战略调整,后来中国的火箭发射基地逐渐转移到酒泉、西昌等地方,广德“603”试验基地也逐渐弃用。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该站原先的试验功能逐步废止,派驻在试验场周边担任警戒任务的武警部队也随之撤防,只有少数航天职工留守。只有那座历经近半个世纪风雨沧桑的发射架依然高耸着,记录着这个基地曾经的辉煌和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如今62年过去了,广德誓节603火箭发射基地还保存完好,并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启
2010年1月13日,上海航天局再度派专人对603基地进行考察,决定重新启用603基地,在原址投资建设航天配套试验项目。需征迁附近土地,时任原茆林村村书记的靳方洪,主动带头让出30多亩板栗山,只收取少量青苗费。1997年603基地营房出售,靳方洪买下营房办竹子厂,带领村民致富,后基地因扩建需要,靳方洪将几千平方的厂房低价让给了603基地。2012年,在国防科工局举办的中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评审中,与会专家指出,603基地作为中国航天发展中重要的历史见证,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丰富了航天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军工行业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代表性,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较强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开放功能。
为推动603基地保护开发利用,上海航天八院历任院主要领导都高度重视,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设置管理部门,明确责任单位,落实保护经费,举全院之力主动加强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对接,形成了市企合作的保护利用工作合力和机制。
2011年,八院修复了笼式发射塔架,并修建了“603—中国探空火箭发祥地”纪念碑和纪念广场。2012年3月,八院成立603基地建设指挥部,603基地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确定了603基地“六个分区、三期建设”的中远期建设目标,建设项目近20个,是八院迄今为止承建的占地面积最大的试验设施工程。2016年,安徽省文物局、广德市和八院共同出资,依据原有的面貌和样式,对四栋建筑进行了复原和保护性修缮。
近年来,八院通过各种途径征集各类历史文物资料包括实物、文字、图片、影像等57份;制作《寻根603》纪录片;编辑出版《星火思源》纪念603基地建设文集等,生动地展现了六十年前从上海老港海边研制探空火箭起步,到安徽广德建设603基地的历史进程,以及当年老一辈航天人的工作生活情况和精神风貌。近五年来,603基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先后接待社会各界人士万余人次。
寻梦、追梦、筑梦、圆梦,603基地已经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全体航天人传承航天优良传统,弘扬航天“三大精神”,为国家和社会提供航天优秀文化滋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向着“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砥砺前行。
如今,走进603基地,一座高大巍峨的火箭发射架矗立在眼前。火箭发射架旁,是中国探空火箭发祥地纪念碑,正面主浮雕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铜像,背景由地球、中国版图、和平鸽等题材组成,寓意我国和平利用太空、和谐发展航天;背面为碑文,记载着我国航天事业那段神秘、光荣而又艰辛的历程。为了纪念探空火箭发祥地、传承航天精神,誓节镇党委政府紧密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挖掘红色基因,规划建设航天旅游小镇和誓节航天主题公园。以桐汭河为走廊,上游依托桐汭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航天主题公园,中游建设美丽集镇,下游建设游船码头,河两岸发展油菜、桃树、梅树等观光农业,形成“上观603,下赏新杨杆,集镇美景中间看”的游览胜景。
“中国航天第一村”和“中国航天第一镇”的名号的名片正吸引着更多的人关注广德的这段航天历史。从2009年至今,靳方洪一直无偿担任603基地讲解员,他的讲解生动形象,仿佛将我们带到了当年603基地艰苦奋斗、扣人心弦、振奋人心的光辉岁月,让参观者久久伫立、回味、敬仰。他将每次讲解都当成神圣的使命,“对于我来说这是数不清次数的讲解中一次普通讲解,可对参观者来说是第一次,我必须对他们负责,还原先辈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不虚此行。”靳方洪说。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六十年,物换星移,沧海世变。今天,我们身临其境,依然能感受到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航天人在这里的激情岁月和飞天梦想。一群群年轻人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在航天事业上义无反顾,全力拼搏,为实现新的突破积蓄强大力量。(作者单位:中共广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