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文物“活”起来 绽放新光彩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07-07 08:46

文物大市宣城抓好普查、保护、发掘、利用

——文物“活”起来 绽放新光彩


查济村村民刘子勤查看自家修复后的宅院。 本报记者 罗 鑫 摄

题图:磨盘山遗址部分出土文物。本报记者 罗 鑫 摄

导读

文物大市宣城抓好普查、保护、发掘、利用,用好文化遗产,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相伴相融,活化地方文旅,拓展美好生活。境内古村落守住千百年韵味,织补现代功能,保住根,留下人,焕生机。考古新成果还在不断涌现,“远古的呼唤”穿越时光映照古今。

文物普查亮家底

夏至已至,绩溪县伏岭镇的徽杭古道上游人不绝。作为历史上连接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这儿绝壁嶙峋,山泉飞流,危岩幽谷,南北峥嵘。

自岩脚拾1400余级台阶而上,关隘上六根盈尺见方的大石条,东西两楣分别镌刻“徽杭锁钥”和“江南第一关”字样。据《关东茶亭古道纪事碑》载,南宋宝佑丁巳(公元1257年)六月,徽杭古道由邑人胡旦随山势开凿磴道,以便行旅,元、明时古道曾重修。

今天,穿越了时光的古道被激活,长三角“驴友”争相徒步打卡,游人惬意地在青山石板路上重温历史的脚步。

“通过近年来对古道资源进行专项调查,国家文物局将绩溪县的徽杭古道和郎溪县的鸦山古道合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杭古道绩溪段和古徽道郎溪段。”宣城市文物所所长刘政告诉记者,古道调查帮助宣城做实文化线路遗产旅游,以更真切的文化体验和自然教育打开沧桑古道文化。

历史上的宣州,曾是“吴头楚尾”之地,多受吴越文化和徽文化影响,造就了文风昌盛、经济活跃的江南大郡。皖南山地众多、沟壑复杂,山区村落多由山间小道相连。明清时期闻名全国的徽商,翻山越岭向外拓展生机。宣城古道点缀在皖南山水间,走出了一段波澜壮阔、富有传奇色彩的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历史。

2022年,安徽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开展全省古道资源专项调查的通知》,宣城市高度重视,成立调查组进行古道资源调查,梳理在册古道信息,查阅地方志、家谱,走访收集古道线索,开展古道分布情况、历史脉络、保存现状专项调查。

题图:磨盘山遗址部分出土文物。本报记者 罗 鑫 摄

游客在泾县查济古村赏景游玩。本报通讯员 方 好 摄

“古道调查特别是新古道的发现,让我们摸清了家底,为下一步考察古道之间的关系、古道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不同作用、挖掘古道相关历史事件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挖掘、创新转化。”刘政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梳理,全市共有古道57条,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条、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条,三普登记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3条,新发现45条。

改革开放以来,宣城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文物普查。截至目前,宣城市共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23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9处,居全省第二位;共登录国有可移动文物18278件,其中一级文物71件、二级文物99件、三级文物1535件。摸清底数,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在这里相伴相融,活化地方文旅,拓展美好生活。

文物保护传薪火

皖南夏季的雨,说来就来。建于唐宋、盛于明清的泾县查济村常常笼罩在烟雨迷蒙中,恰似一幅宣纸上的山水画卷。在仿佛被笔墨晕染了1400余年后,全村的溪、桥、街、巷、祠、寺、塔和民居今天仍然浑然一体,这里是现存的中国最大的古民居村落之一。至今仍保存有国保单位二甲祠、宝公祠、洪公祠等元、明、清古建筑136处。

走进村民查日凡的家,记者看到,雨水沿着屋檐滴落,古色古香的宅院翻修了部分屋面,添配新的瓦件。“修了以后,你看这种大雨天,也不漏了!毕竟是清代老房子,一漏雨木料容易烂,发现迟了不行,得立马修。”查日凡告诉记者,去年自家对屋面进行了自行维护,“花费了1万多元,管委会‘以奖代补’了5000元,蛮好!”

近年来,泾县桃花潭·查济文化旅游区管委会不断完善文物巡查、文保员管理、文物维护等相关制度,对所有古建筑实行挂牌管理,坚持每日巡查不间断,对发现的问题抓早抓小,提前介入,同时不断探索文物保护“以奖代补”维护机制,充分调动查济原住民自主维护古建筑的积极性。

今年75岁的吴金生是查济古建筑群保护协会的老会长。“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们就意识到老房子是查济振兴赖以生存的资源,自发组织在一起,排查危房,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推动修缮保护。”吴金生回忆,高峰时期协会成员从十几人增加到七八十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挽救了一大批古民居、祠堂。

2001年6月,查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2年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桃花潭镇文旅办工作人员全意如向记者介绍,管委会积极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维修项目,2015年以前,查济已经完成了五大祠堂维修项目和查石敬宅(存仁堂)、查贵恒宅(敬信堂)维修项目。查济古建筑群一期维修工程于2015年立项成功,共15个宅子,已竣工并通过省文物局验收12个宅子。二期维修工程于2017年立项成功,共13个宅子,其中8个宅子已获得省文物局设计方案批复。查济古建筑群三期修缮工程(设计)已于2018年立项成功,共3个宅子,其中2个宅子已获得省文物局设计方案批复。

记者来到其中一处已维修的刘子勤宅,只见正房院、店铺、大门、院落都进行了整饬,修旧如旧。沿着楼梯而上,推开二楼的窗,可以看到一角的门楼、如洗的天空。“房子之前已经歪了,不大修就要倒,好在及时维修,保了下来!”刘子勤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皖南古民居条例》出台以来,宣城市各地加强对古建筑古民居的保护利用,成效明显。”刘政告诉记者,“十二五”以来,全市共申报文物保护项目181个,争取到位资金3.5亿元,全市31个中国传统村落每处都争取到300万元的保护扶持经费,国保省保单位保护维修率90%以上。加强保护,守住千百年韵味,织补现代功能,宣城传统古村落保住根,留下人,焕生机。

考古发现结硕果

7月初,走进位于郎溪县飞鲤镇的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10个探方开展发掘工作。这10个探方内大多都有墓葬,另外也有灰坑、房址等遗迹。这处紧邻南漪湖的古遗址现场,正在一步步揭开几千年前人类生活景象的面纱。

原来,20世纪70年代在遗址北开挖新郎川河时,发现大面积红烧土层、灰坑等遗迹,红陶、灰陶器、石斧等遗物。1985年郎溪县将其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确定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遗址。2012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了解到,2015年至2017年南京大学对该遗址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玉器等,石器以斧、锛、钺、镞为主,玉器有璜、管、坠等。前两次的发掘已出土完整及可修复文物2500余件,发现遗迹300多处。今年3月初,磨盘山遗址第三期考古发掘项目启动。

“该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文化遗存丰厚,保存完整的早期聚落遗址。时间跨度应该是从距今约六七千年一直延续到距今2500年,说明可能在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都有人类生活。”现场参与考古发掘的南京大学赵东升教授告诉记者,磨盘山遗址的时间跨度在同类型遗址中非常少见。

磨盘山遗址所处的郎川河流域处于东、西、南、北交通要冲。作为延绵数千年的聚落遗址,该遗址文化类型主要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二里头—春秋时期文化以及部分宋元时期遗存,对探究水阳江流域古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环郎川河流域乃至皖南地区上古历史有珍贵的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宣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文物部门进行科学研究和配合基本建设项目近百个,发掘了一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其中重要的考古发掘有陈山遗址的三次发掘、宁国毛竹山遗址发掘、磨盘山遗址发掘、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周至六朝墓发掘、宁国港口灰山土墩墓群发掘、绩溪霞间窑址发掘等。

记者来到位于宣州区的陈山遗址,当年的挖掘剖面清晰可见。文保员邓飞雄隔三差五要到遗址进行巡护。“界桩所围之地都是遗址范围,我们都要走到,春夏林深草密,要自己蹚出一条路。如果发现界桩有变化,要第一时间上报。”邓飞雄说。

在宛陵湖畔的宣城市博物馆,来自磨盘山遗址、陈山遗址等处的各类展品依次陈列,“远古的呼唤”穿越时光映照古今。“考古发掘工作既有力地支持了宣城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推动了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基本建设工程中诞生的一批重大考古发现,为人们提供了重新解读宣城、构筑宣城古代文明的珍贵实物资料。”刘政说。

编辑: 陈邦银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