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一座村庄的“流量”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张敬波 罗鑫 发表时间:12-20 10:32

12月11日,游客在泾县月亮湾村的月亮湾玩乐文创店选购文创产品。记者 徐旻昊 摄

12月9日,在月亮湾村,村民制作漂流用的竹筏。记者 徐旻昊 摄

在“皖南川藏线”的入口,宛如玉带般的汀溪河环山绕流,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状,诞生出一个美丽的村——月亮湾村。村里有万亩竹海、千顷茶园和千亩青檀林,四季山川如画、游人如织,带来产业兴旺、创业正忙。

12月中旬,记者走入月亮湾村,探访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挖掘建设和美乡村的新打法、新思路。

顺“水”借“路”,业态大升级

对一位观影爱好者来说,《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月亮湾的笑声》等这些中国电影史上的名篇,大概耳熟能详;对“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电影插曲,也能哼上几句。但很多人未必知道,这些电影都曾在月亮湾村取景拍摄。

为了打响月亮湾旅游品牌,大康村更名为月亮湾村。

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通过举办农民生态节,频繁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投资洽谈会,“月亮湾”品牌响了起来。

月亮湾一炮而红,但随之出现游客体验不佳、服务滞后、投诉频发等一系列问题。

村里经过深入调研,于2008年引进月亮湾风景区旅游发展公司,依托其丰富的策划、开发和运营经验,通过疏通拓展河道、美化沿岸植被花卉及休闲古道、对外发包竹筏漂流业务等,全面提升旅游业态。

在月亮湾蹒跚起步的同时,一条穿境而过的自驾游路线在圈内流传:在泾县、宁国市大山深处,有一条独特的山道,既有桂林山水之美,又有云南石林之奇,集北疆喀纳斯之貌,兼有318川藏线之险,驴友们称其为“皖南川藏线”。

2014年,宣城市举办“游遍中国自在宣城”旅游自驾(助)游攻略大赛等活动,并争取到全省首届自驾游大会举办地资格。在当年10月30日举办的“徽风皖韵驾游安徽”安徽自驾游大会上,“皖南川藏线”成为首推特别路线。

顺“水”借“路”,月亮湾发展进入“井喷期”。截至目前,月亮湾村拥有农家乐和民宿客栈130余户,户均年收益15万元;培育乡村旅游经营户、带头人、讲解员100多人,吸引200多名长期在外人员返乡创业。

“去年全村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民宿、农家乐营收近5000万元。今年预计接待游客27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300万元。”月亮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梦强说。

淡季不淡,“流量”变“留量”

蔡村镇镇长胡启亮介绍了两组数据,一是今年月亮湾景区游客人数近3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9亿元;二是今年6月至8月,全镇道路卡口监测到的车辆共计71万余辆、游客近280万人次。

两组数据表明,一年中,月亮湾在夏季火爆异常,大部分时间却显得惨淡。如何让“淡季不淡”,把“流量”变成“留量”?

2002年前后,芜湖市书法家陶云在蔡村古栈道入口,承租民房打造古道民宿。“为顺应旅游市场,原民宿在2020年升级扩建成精品酒店,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想来。”宣安疗愈度假酒店负责人介绍。

“不升级,就留不住人,更别提‘流量’变‘留量’了。”上海阿斯蒂酒店管理公司旗下的山屿溪度假民宿酒店位于皖南川藏线边,由一家中低端民宿改建升级而成,其运营总经理罗高分析,文旅1.0时代,民宿作为大众观光旅游的功能性配套已落伍,景区酒店民宿进入专业策划、运营的2.0时代。将来,他们将筹备星空帐篷露营地、萌宠乐园、温泉酒店等项目,精心打造长三角后花园网红小众旅游目的地酒店。

不仅农家乐、民宿要升级,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旅游产品包括思想观念都要“同频共振”。“月亮湾村,不仅仅是一个村,也是一个大景区,我们要围绕‘大区’理念,全面提升改造,做到淡季不淡、‘网红’变‘长红’。”蔡村镇党委书记邵鹏说。

早期的月亮湾景区,文旅项目同质化严重。汀溪河、“皖南川藏线”将月亮湾、龙映山景区、虎头峡漂流等溯溪游玩之地串联一线,除了“漂流玩水”,其他项目几乎空白,造成旅游淡旺季明显。

为此,当地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抓住露营新业态的大热契机,加快建设小康村“驿动加”户外帐篷营基地、秘境“东方马尔代夫”、吴村“房车营地”等一批营地,成功推出“无动力滑翔伞”“全地形沙滩车”“直升机飞越‘皖南川藏线’”等项目。

今年,蔡村镇先后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对街道和沿线19处节点进行了艺术化提升和亮化。自6月起,镇级子公司营业的4家文创店,通过售卖带有月亮湾旅游品牌logo及Ip形象的文创产品,将其包装成众多游客游览打卡的“新潮”选择点。

三产相融,找准“新赛道”

驱车行进在“皖南川藏线”蔡村段,看不尽的竹海、听不完的竹叶沙沙声。

蔡村镇村村有毛竹,素有“华夏毛竹第一镇”美誉,坐拥毛竹林近8万亩,占全县三分之一,其中,仅月亮湾村就有约1.4万亩。

“因青壮年劳力外出,毛竹林面临经营粗放、品质下降等问题,砍伐、运输和加工成本高昂,存在毛竹‘下山难’情况。”蔡村镇副镇长翟雨婷介绍,作为毛竹资源大镇,全镇目前仅有4家毛竹加工企业,年消耗毛竹原材约4.35万吨,剩余1.5万吨左右的毛竹原料只能依赖外地消化。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教授王传贵告诉记者,竹产业属于弱势产业,放眼全国,普遍面临毛竹下山难、加工难等问题,产业层次亟待提升。尽管国家启动“以竹代塑”行动,但目前替代率较低,全国不到10%。

和毛竹一样,月亮湾村还拥有茶叶、青檀(宣纸原料)等主导产业,尽管该村拥有茶园2800亩、青檀林6000亩,但年产值分别只有2520万元、225万元,都面临加工能力不强、产业层次不高、经营规模不大、营销能力薄弱等问题。

王传贵教授认为,要学会用一根毛竹,“串起”三个产业。竹林康养是当下热门的文旅产业。来自徐州的吴文正在蔡村镇经营驿动加5号露营地,主打竹林帐篷和林下房车。让小吴没想到,大冬天也有客人指定要来体验竹林民宿。

在破题实践中,泾县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走上三产相融的新赛道。

今年以来,泾县在推动水墨汀溪·生态月亮湾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中,用活用足扶持政策,力促茶产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林下经济等“四大产业”提升,推动上下游产业融合互补,全面建设“山水茶道”徽风皖韵产业示范带,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样板”。(记者 张敬波 罗鑫)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