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二季度我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指标居全省第一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08-16 08:51

截至6月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23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1件,共拥有有效注册商标3.84万件,全市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20笔,金额11.1亿元,同比增长484%,共获得中国专利奖6项,累计获得安徽省专利奖62项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促进科技成果产权化,坚持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季度我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指标居全省第一。截至6月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23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1件,共拥有有效注册商标3.84万件,全市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20笔,金额11.1亿元,同比增长484%,共获得中国专利奖6项,累计获得安徽省专利奖62项。

完善工作体系。市委、市政府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宣城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专项规划》,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我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修订《宣城市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制定《宣城市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意见》,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考核。

加强专利培育。开展发明专利倍增行动、领导干部包保重点企业发明专利“清零提升”行动,市县联动创新开展“三长联动、三级联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专利培育服务。今年上半年,认定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9项,全市共新获授权发明专利322件。推荐38项专利申报安徽省专利奖项目,为历年来推荐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

拓展保护机制。设立宣城市仲裁委知识产权审理部,批复成立15家维权援助工作站,形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维权援助工作网络。采用市县联合审理、线上线下口审、邀请技术调查官参与等方式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南京都市圈十城市、“一地六县”建立协同保护机制,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行政保护协作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领域“列严”联合机制。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项目2个,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84件。

增进转化运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和“知惠行”专项活动,深化银企政对接合作。开展专利导航,完成产业导航分析、12家重点企业微导航分析、专利数据库及平台建设。组织“宁国山核桃”申报2023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推进“旌德小黄牛”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进“宣纸”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安徽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试点。全市共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核准使用生产者33家,使用率为85.7%。

优化公共服务。发布《宣城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集中公布了32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线上线下办理方式和服务主体、驻宣中介机构地址及联系方式等。全面推行“一窗联办”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变更登记与商标变更登记同步受理,办理时限压缩58%,申请材料压减38%。完成首批13家市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认定工作,实现县区服务网点全覆盖。新增2家注册落户宣城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和4家分所,实现了本土专利代理机构的零突破。创新建立宁国市汇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实现窗口化服务模式。

【责任编辑:金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