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一位村书记的水情雨情记录本
来源:郎溪县 作者:韩开元  万莹 发表时间:06-24 09:15

一位村书记的水情雨情记录本

特约记者:韩开元  通讯员:万莹

22日凌晨3时30分,郎溪13.16,百车口12.66,孙埠12.36,长江芜湖10.03……这是郎溪新发镇庄沿村党支部书记夏士龙的22日的水情雨情记录。

这本水情雨情记录本没有“外衣”,没有模板,是用一张张A4纸手工书写夹在一起,字密密麻麻,但日期、地点、数字清清楚楚,每一组数字的上下方均用红色笔标出地段水位上升、下降的距离。

早记录,心里更有数

笔者看到,这本水情雨情记录起始时间为2016年4月6日。据了解,郎溪每年防汛期是从5月1日至9月30日。为什么夏士龙从4月6日就开始记录了。他没有直接告诉笔者,而是给我讲了一例子,2005年春节雨水量较大,因庄沿村地理位置低,最后导致整个村的春节是在排涝中度过。他一边说,一边从办公柜里拿出一摞类似水情笔记本,这是他这些年记录的的水情雨情,每本记录时间都是从4月初开始到10月初结束。

庄沿村位于南涟湖边,低理位置低,圩区面积大,一旦郎溪出现连续降雨,庄沿村圩区都会面临危险。夏士龙是土生土长的圩区人,今年50岁的他经历了郎溪几次大的洪水。次数多了,他也开始想法来摸清水情。他请教过地方的老人如何“看水情”,到县防办、图书室查过第二联合圩的资料,从不厌其烦地请教当地有经验的的老人,到数次埋头在县防办、图书室查阅记录资料,夏士龙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水情知识。一次参加镇里防汛会议,会议上讲到全县水情、雨情、降水量等。最后他通过了解,知道在网上均可查处每个地方每个时段的水情雨情。从那时起,夏士龙养成了记录水情雨情的习惯。通过近几年的记录,对他来说慢慢摸到了庄沿村水的“性格”。在他的记录本上可看到,每天记录时间不低于12次,也就是2小时一次。在今年的6月20日郎溪普降暴雨当天,他是一小时记一次。“记的如此频繁,难道你不休息吗?”面对笔者的疑问,该村妇联主任刘凤莲对笔者说:“我们夏书记三天休息时间没超过8小时……”

记录广,更能全面掌握

在他的水情雨情记录本上,笔者看到,记录的地点不仅是庄沿村第二联合圩的数据,还有郎溪的百车口、南姥嘴,宣州的马山埠,还有芜湖、马鞍山、高淳等地水位测量点。

为什么还记录其它区域?通过了解得知,之所以记这么广、记这么详细,夏士龙主要从第二联合圩的水系考虑。郎川河的水到他那儿是“一江春水向西流”,再往下走是第二联合圩的末端,与宣州狸桥、高淳漕塘相接,虽然狸桥、漕塘、芜湖、马鞍山都在下游,正常情况水的流向没有问题。可一旦出现大面积降水,因庄沿村海拔低,河里的水就会出现“反灌”,如及时放闸、加固,倒圩很可有发生。夏士龙所在的村是郎溪县新发镇庄沿村,该村地段是郎溪县第二联合圩,也就是原郎川河河堤4公里处,这条河堤虽不长,但任何一处如果出现破圩,就能导致两省三县4万多人口受灾,后果可想而知。

长年坚持记录本地、附近水情雨情,科学做出分析研判,截止记者发稿时,夏士龙所在的庄沿村郎溪第二联合圩4公里处安全度汛。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