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毕桥地名演变过程中的历史故事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3-16 17:16

唐清平

第1108期

有着光荣历史的毕桥镇,曾经诞生和养育了革命英烈夏雨初和抗日英雄陈文。毕桥集镇濒临烟波浩渺的南漪湖,毗邻宣州区洪林镇,是一座古老的小镇。碧溪河蜿蜒曲折,从镇西南环绕镇而过。碧溪河岸相邻不远处,原来建有两个码头,据说当年一个属于江北帮,一个属于湖北帮。商船可以经南漪湖直达长江,从而到达全国各地。

南漪湖一角当年沿着河道停泊的船舶鳞次栉比,绵延数里。因为交通便利,水运发达,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在这里,四面八方的货物聚集在这里,毕桥曾经十分繁华。街道上商铺林立,旅店就有十几家。宣城市第一个西方人建的天主教堂高大宏伟,矗立在碧溪河畔。紧邻天主教堂的是香客不断、香火蔽日的庙宇三圣殿。两种不同的宗教在这里完美交融、和谐共存。

“毕桥”这一地名,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背后蕴含着丰富动人的故事。

据说,毕桥原来叫“盛家墩”。

毕桥紧靠南漪湖,又有一道碧溪河直通南漪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南漪湖是皖南第一大湖泊,水产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很多毕桥人以捕鱼为生。为了下湖捕鱼方便,这些渔民多依河搭建房舍,栖身生活。渔民越聚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小渔村。捕捞的鱼需要卖出去,四面八方的人来卖鱼买鱼,于是出现了鱼市场。有了市场,各形各色、各行各业的人逐渐迁移过来,建房定居,创业经商,集镇由初步形成到越来越大。相传明末清初时期,集镇上居住着一户盛姓人家。一家兄弟三人,人们分别称之曰盛老大、盛老二、盛老三。兄弟三人中,盛老三名望最大、留下的传说最多。盛氏一家老实本分,生活简朴,勤劳能干,家庭团结和睦,每年收入较多,在当地算得上富裕之家。盛氏兄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就在现在的三圣殿前面一片地势较高的地方,选择一块基地建房。经过不断扩建,盛家的房舍越来越多,连成一片,规模宏大,盛家又修建一道高大厚实的院墙将房屋围护起来,院墙总共有八道院门。于是人们就将盛家居住的地方叫做盛家墩。

毕桥老街(当年盛家墩所在地)特别一提的是盛家老三。盛老三,字贤德,号古平,出生于天启元年(1621)六月。八岁时入私学读书,十三岁转入宣州开元临校深造,因此颇有文化,知书达理。他平时喜欢舞枪弄棒,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和好武艺。当地居民凡有求于他的,无不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因此,盛贤德人缘好,口碑佳,提起此人,无不交口称赞。后来朝廷征兵,盛贤德踏上了从军之路。1658年,年仅三十八岁的盛贤德因在历次战斗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遂被提拔为辅佐抗寇大将军,妻儿得以随军生活。他的四个儿子长大后也随父参军。后来盛氏父子在内大臣索额图等领导下,奉圣旨平定三藩之乱,因战功赫赫,盛氏父子被全军称为“五虎上将”。不想天有不测风云,1673年,盛氏父子在与敌军激战中,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无一幸免。由于盛氏家族的巨大名声和卓越贡献,人民渐渐将整个毕桥集镇称呼为盛家墩。

毕桥曾经被称作“碧溪桥”。

王白石,原名戴碧湘,四川安岳人,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四川艺术专科学校。解放后曾任东方歌舞团团长,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王白石从四川艺术专科学校毕业时,正赶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立即投笔从戎,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主要从事抗战宣传工作。1938年王白石被派往宣郎广一带,开展抗日救国宣传。一天,王白石跟随抗日游击队经过毕桥,被一道河流(即碧溪河)阻隔。此时正值寒冬,无船摆渡,因而无法过河。两岸人员来往,也要等有渔民船只过来才行。于是,王白石与乡民约定,他出资一部分,往来乡民捐木料,能够捐多少就出多少,没有木料的出人力。于是,王白石取出自己身上携带的资金,购买木料,请来民工,还有很多人捐木料、出民工,用了两天时间在碧溪河上临时搭建了一座木便桥。木桥搭建起来后,众人看出王白石是一位文化人,请他给桥起一个名字。王白石也没有推诿,他看着桥下流淌的碧绿的河水,略加沉思后说:“这道南漪湖上的河流河水碧绿,清澈见底,不如叫做碧溪河,那这座桥就叫做碧溪桥吧。”众人都说这个名字好。过去,河流两岸的人员来往,要么绕行很远的路,要么搭小船摆渡。这座木桥,大大方便了人们交通出行。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人人皆知。由此,人们开始称这座木桥为碧溪桥。后来有人挖掘这座桥名含义,方才醒悟:“碧溪桥”的“碧”字拆开,正好是“王白石”三个字,王白石这样起名,把自己的姓名暗藏在桥名里了。大家了解这一情况,拍手称妙,敬佩王白石有文化。

为了感激王白石捐资造桥,方便百姓,有人就用碧溪桥桥名称来称呼毕桥集镇。渐渐地,大家都适应了这一称呼,把毕桥的地名称为碧溪桥。

毕桥老街

后来,毕桥又被称作“毕家桥”。

木桥虽然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但是也存在容易腐朽的缺陷,过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架设。大家盼望在碧溪河上架设一座石桥,牢固结实,经久耐用,但又苦于缺少资金。

在碧溪桥不远处住着一户毕姓人家,没有儿子,单传一女。毕姓一家不吃苦耐劳,十分能干,省吃俭用,经过多年的积累,聚集了一些资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毕家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有月老牵线,给她介绍对象。毕家女儿相中了一户贾姓男孩。毕家女儿虽然对贾姓男孩各方面都很满意,唯一的就是嫌贾家住在碧溪河对岸,将来回娘家需要摆渡过河,很不方便,所以迟迟不肯出嫁。两家人都被她的孝心打动,双方合计,两家出大头,再募捐一部分资金,在碧溪河上架设一座石桥。

毕桥码头遗址

于是,毕贾两家带头,拿出多年积攒下来的钱,架设石桥的资金大头就有了。然后,毕贾两家开始募捐,住户、过往客商、保长、甲长纷纷捐款,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就多拿一些,经济条件差一些的,就少出一点。修桥的钱很快就筹集到位了。在大家的合力支持下,半年后,一座牢固美观的石桥在宣城街街头的碧溪河上架设起来,此桥为三孔,宽约两米五。石桥建好以后,又在石桥的东北头立了一块功德碑,石碑上刻有捐款人姓名和捐款金额。从此,碧溪河两岸的人员货物来往更加便捷。石桥建好后要起名。因为毕、贾两家领头建桥,而且出资做多,开始有人建议叫做毕贾桥。但是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叫毕贾桥不顺口。又有人建议叫逼嫁桥,这样的名称有内涵,也遭到否定,认为这个名称过于悲情,也不合适。后来,有人说干脆叫毕家桥,这样既具有纪念意义,又顺口。大家觉得还是这个名称最好,所以一致同意把这座石桥命名为毕家桥。当地人已经习惯了用碧溪河上的桥名来替代集镇地名,因此人们自然就把毕桥的地名改称为毕家桥。

可惜这座石桥于1954年被特大洪水冲毁,桥头所立石碑也被冲走,不知去向。解放后,为了使用方便,人们将毕家桥当中的“家”字去掉,简称为毕桥,一直沿用到现在。

感谢熊光来同志提供的资料

作者系郎溪县毕桥镇中心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