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曾经到访过梅文鼎山居的学者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12-29 15:02

张法先

微信版第1449期

宣城县南乡柏枧山口的坐吉村,也就是现在的宣州区新田镇蒲田村三家渡,是清代著名天文数学家梅文鼎家族的世居之地,如今看起来并不起眼,可是当年那里山水秀丽,人文昌盛,书院、堂屋,错落有致,荷花塘、卵石路布入其中。梅氏后人有诗写道:“山中流水时过院,村外平田半绕门。岁岁收茶忙妇女,家家种竹长儿孙。”

梅文鼎故居前的荷花塘

在清新怡然的田园生活中,因为梅氏家族的历算成就誉满大江南北,召引各路学者到访宣城,当面向梅文鼎请教。“晨夕问难,互补遗缺”,讨论天文历法和数学之疑信。现代著名科技史学家李迪这样评述道:“梅文鼎的学术交流十分广泛,他访别人,别人也访他,接连不断,这是他学识进长的动力之一。”根据文史、科技资料的查阅,到访梅文鼎山居的学者有:潘耒、徐善、揭暄、张雍敬、毛乾乾、谢野臣、李恭、张硕忱等,兹分述如下:

潘耒(1646—1708),字次耕,江苏吴江人,天文数学爱好者。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小过目成诵,博通经史之学。参与编纂《明史》,主纂《食货志》,后被诬陷而降职,气愤归里。康熙帝赐复原官,但他坚辞不受。晚年崇信佛学,云游山水名胜之间。

潘耒到访梅文鼎山居,是他在“丙寅岁(1686)过宣城,始得梅子勿庵”的。有人来访,梅氏既珍惜又感叹,珍惜的是把潘的到来,视为“今日逢锺期”(指春秋时的锺子期),遇到了知音。潘耒为梅氏第一部数学著作《方程论》,写了长篇序言,以作纪念。感叹的是,他“卑栖依故山,耳目域偏蔽。所恃思虑通,书册苦难备。”流露出自己住在山里很难得到书籍,遇到问题只能靠头脑苦思冥想,有寂寞之感。

潘耒画像

潘耒在梅家住了一段时间,主要讨论薛凤祚(1599—1680,字仪甫,山东益都人)和王锡阐(1628—1682,江苏吴江人,字寅旭,号晓庵)的学术,他俩都是明末清初时西学东渐“中西会通”中的著名先行者,薛氏代表作《历学会通》、王氏代表作《晓庵新法》,对梅文鼎的学术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潘耒这次到访宣城,也是事出有因的:由于王锡阐的晚年生活贫病交加,去世后许多遗稿无人过问,潘、王都是吴江人,且为世交,出于善心,潘氏打算把王氏的遗稿刻印留传下来。可是整理补注这些稿本,需要专家评定才行。潘氏走遍江南,认为梅文鼎比较合适,于是他找上门来,请梅氏给以帮助和指导。

徐善(1634—1690),字敬可,浙江嘉兴人。他身世多舛,但能奋发读书,终能兼通文史、天文历法和数学,以明亡,弃科举,精求致知格物之学。著有《周髀密法念通》《弧矢六字疏》等。由于嘉兴、吴江两地相距很近,徐善对王锡阐的学识声望早有所闻,也是出于善心,愿将王氏的遗稿进行整理和刻印。他步潘耒之后赶到宣城,拜访了梅文鼎。客居期间,梅氏拿出别人为其作的画像,请徐氏题词。根据潘、徐两人提供的王锡阐部分原稿,经梅氏整理和修订,写出《王寅旭书补注》一书,可惜现已失传。然而可贵的是,后来他从徐善处抄得的王氏《圆解》一书,还存放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俨处,在这本《圆解》中,可见到梅文鼎的笔迹。

揭暄(1613—1695),字子暄,江西广昌人,著名历算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青年时游学南京、镇江等地。明亡,随叔父起兵抗清,失败后隐居闽赣山区,究心学术,著有《写天新语》、《揭子兵法》等。

揭暄到访宣城是在1689年。此前梅氏先去信,揭氏随寄《写天新语》一书,梅氏看后回信说:“此书深明西术,而又别有悟入,……实为古今所未发。”称赞他在中西会通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当时揭暄心急,立刻从江西广昌赶往宣城,期待尽早与之当面论及学术上的问题。梅氏有一段记载:“尔后揭先生皤然游皖,住半年而返。余方羁燕,不相值也。于是先生年逾八十,有子有孙,不以自随,而只身携襥被,行数千里,不以为远,真奇士也。”梅氏正在北京参与《明史·历志》修订工作,两人终未见面,甚为遗憾。

张雍敬(1641—1719),字简庵,浙江嘉兴人,天文学家。他一生隐居乡里,洁身自好,与世寡谐,潜心历学,主中历为多,抵制西方新知识,他是清初不承认“地圆说”的代表人物,著有《定历玉衡》等。据科技史学家推测,张雍敬是在1686年到1687年之间,来宣城向梅文鼎问学的。两人讨论了许多问题,简庵为此著有《宣城游学记》,这是一本非常珍贵的学术交流记录,但迄无踪影,失传了。

幸好,科技史学家发现了潘耒为《宣城游学记》写的一篇序,从中可以知道相关情况:“余告之者,旭寅往矣,勿庵尚在,何不往质之,必当有进。简庵毅然请行,索我书为介绍。重茧裹粮,走千里见勿庵。勿庵大喜,为之假馆授餐。朝夕讲论,愈年乃归。归而告余,赖此一行,得穷历法底蕴,始知中历、西历各有短长,可以相成而不可偏废。朋友讲习之益有如是夫!复出一篇示余曰:吾与勿庵辩论者数百条,皆已剖析明了,去异求同,唯西人地圆如球之说则不敢从。与勿庵及其弟往复辩难不下三四万言,此篇是也。余于历学未能窥其藩篱。”

由此可知,张雍敬来宣城向梅文鼎问学是由潘耒介绍的,他在梅家住了一年多,与梅氏及其两个弟弟共同交谈的问题很多,收获也很达,认识到中西历法各有短长,但他就是不承认“地圆说”。

毛乾乾(?—1709),字用九,初名心易,江西南康人。明亡后,他绝意进取,筑室匡庐山,讲学其中。山中不论老幼男女,都称他毛先生,“精研推数,通中西之学”。著有《测天偶述》《推算偶述》等。

谢野臣,字廷逸,原籍河南后迁江苏宜兴,精历算之学,有天文、数字方面的著述。他闻毛先生之名,前去拜访,以所著《推步全仪》为见面礼,毛先生惊曰:“古人无此仪器也!”两人讨论方圆分体、方圆合义等几何问题,不谋而合,互为欢喜,毛乾乾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谢野臣,之后二人偕隐江苏宜兴。

毛乾乾与谢野臣翁婿俩来宣城拜访梅文鼎,是1703年的事。那时梅氏已有71岁了。梅氏说:“岁癸未,匡山隐者毛乾乾心易惠访山居,偶论周径之理,因复推论,及方圆相容相变诸率,益觉精明,盖学问贵相长也。中州谢野臣廷逸,毛先生婿也。于数学甚有静思,偕隐阳羡,自相师友,著述甚富,多前人未发。”他们主要讨论了数学中的几何问题。当时梅文鼎正研究方圆幂积(属立体几何知识),经过讨论并参考杨定三的《方圆订注图说》,使这项研究更加充实和改进,梅氏随之写成《方圆幂积》一书,后收入《四库全书》中。

梅文鼎故居附近的古建筑

张慎,字硕忱,生卒年不详,民间制钟高手,“能有自制自行时盘钟,精妙不让西人也”。1688年梅文鼎在杭州,与意大利传教士殷铎德(?-1691年)会面,讨论历算问题。经人介绍,梅氏结识了张慎这位能工巧匠,打算有机会请他协助自己制作天文测量仪器。梅氏说:“岁在戊辰(1688),余归自武林(即杭州)。武林友人张慎硕忱能制西器,手锓铜字,如书法之迅疾。余乃以岁差考定平仪所用大星,嘱硕忱施之浑盖(即铜质圆盘,表面刻上星名及圆弧条纹,形成所谓的星盘),而嘱吾弟作恒星黄、赤二星图。”时隔两三年,张硕忱又来到宣城,专程拜访梅文鼎,对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还注重天象观测,亲自制造中西结合的天文仪器,十分钦佩。当张慎离开宣城回杭州临别时,梅氏有诗相送。其中写道“牙琴在昔知音仅”“一尊分手意难传”,充分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和紧密合作的关系。

李恭(1659—1733),字刚主,河北蠡县人,教育家、哲学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不谋名利,因田力不足,常以行医卖药、开馆授徒补助家用。在其学术活动中,传播“所学即其所用,所用即其所学”的教育思想。著有《四书传注》《易经传注》等。李恭37岁及39岁两下江南,61岁至62岁又两次南游,主要是在江浙一带讲学会友。有记载他是在1720年腊月,来宣城拜访梅文鼎的。当时他62岁,梅氏已88岁高龄了。

李恭是河北人,十几年前梅氏在保定讲学时,两人就有学术上的交往,并建立了师生关系,这次来访,一是看望学术上的老前辈,二是谈论“中西会通”的哲学话题。梅氏认为中国和西方历算虽有异同,但它们能够会通。他解释说:“东西共载一天,即同此勾股测圆之法,当其心思所极,与理相符,虽在数万里,不容不合,亦其必然者矣。”就是说,东方和西方都在同一个天下,不论距离远近,只要来自客观的事实与道理,就可以会通。李恭认同这种看法,他在梅家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回河北老家了。

现在的梅文鼎纪念馆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受梅文鼎的影响,大江南北的历算学者、哲学家、教育学家,都到宣城来惠访他的山居,无疑为宣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增添了宝贵的科学与人文元素。

主要参考书目:

①《梅文鼎评传》李迪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②《中算史论丛》第三集李俨著,科学出版社,1955年。③《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83年。

(作者系宣城市科技局退休人员,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