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舞蹈史话(下)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1-19 10:13

陆   娟

微信版第1462期

【摘要】宣城是安徽的一个地级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深受江南吴楚文化、徽文化的影响,并结合当地文化形成了具有独具一格的宣文化,即深富人文精神,诗词歌赋优胜等,因此宣城曾被赞誉为”上江人文之盛首”。在舞蹈方面,亦有其区别于皖北的独特江南区域特征,比如深受长江流域巫傩文化所形成的破寒酸、跳五猖等傩舞及独具特色的皖南花鼓戏歌舞艺术等,研究宣城的舞蹈发展历史是对安徽乐舞文化历史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宣城区域特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宣城;舞蹈;史话;


六.明清时期的诸舞

1.傩舞 戴面具并执戈扬盾的傩舞自古有之,商代甲骨文中即有对戴面具舞蹈的记录(见图10),到周代又演变成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并具备驱鬼逐疫功能的方相氏,由方相氏进行驱疫的仪式叫大傩,之后傩舞一直存在,延续至今。

图10  郭沫若《卜辞通撰》中的甲骨文“魌” 传衍已久的傩祭在明清时期依然盛行,并且呈现愈加旺盛之势头,清王朝入关以后,为了加强对汉族地区的统治,推动了各地开始进行地方志的修订,安徽也不例外,因此,多有各地方志记录了清代时的傩事活动。如清·乾隆十八年《泾县志·杂记》载:东乡有驱傩神庙,六都人奉祀惟谨,每岁自元日迄上巳,遍舞各都,焚香肃敬,莫敢戏懈。体现了傩舞在清朝时期宣城的传播情况。目前,傩舞在宣城地区仍有流传,比如绩溪的《破寒酸》、郎溪的《跳五猖》。“寒酸”在绩溪方言中是可怜的意思,所以“破寒酸”就是指通过乐舞祈福活动破除寒酸,不再穷苦的意思。到清以后,这个活动演变为“驱邪纳吉”“祈求平安”的民俗活动。1954年春节,绩溪县举行业余文艺会演,杨溪村曾将《破寒酸》搬上舞台演出过一次。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保存下来的太子像、服装、面具、道具等均被毁。1980年,为了挖掘、继承民族民间舞蹈,才将原始的《破寒酸》舞蹈挖掘整理出来,并呈现出原来面目。1982年,安徽省举办农村业余文艺会演,绩溪县将《破寒酸》改名为《戏丑图》,获得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郎溪的“跳五猖”,又叫做“五猖会”、“跳菩萨”,是一种用于祭祀的傩舞,流传于苏皖边界胥河流域一带,主要分布在安徽宣城郎溪县梅渚镇、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溧阳市社渚镇和马鞍山市湖阳镇大陇镇等地,其中以安徽宣城郎溪县梅渚镇定埠的最为有代表性,目前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胥河流域的傩俗文化主要有傩会、傩舞两种形式,其中傩会是祭祀唐代大将张巡为主题的巡游活动,又称“降福会”,而傩舞——“跳五猖”则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治水英雄张渤(民称祠山神)为主要纪念对象;二是朱元璋梦阵亡战士请求抚恤,乃命江南百姓建尺五小庙,取五人为伍意,供五位将士神像。不同的说法,但其的目的都为是祈福禳灾。“跳五猖”的形式古朴,寓意深厚,将巫、傩、道、释多元思想融为一体,既是一种宗教仪式活动,目前也成为年节期间人们的一项重要精神文化活动,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图10  郎溪傩舞“跳五猖”2.拟鸟兽舞及求雨舞龙舞,在全国范围内都较为普遍存在,自中国商代有文字记载伊始,便出现了跟龙有关的求雨仪式,并在后来进一步形成了龙舞。在安徽,龙舞普遍流行于全省各县,尤其是在江南,如绩溪的草龙舞、板龙舞、徽州的板凳龙等。在郎溪县城关南门村,有一种大龙舞,长度为十丈有余、龙头长八尺,高八尺,两只角各四尺,扎一只角就得用一匹白绫,全部骨架需要毛竹六十棵,重达两千斤左右,玩灯时需要二十六人,还得预备两至三班人进行替换,这还是在原始版本基础上进行缩小的版本,因此,这样的龙舞起来相当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根据安徽民间舞蹈专家董振亚在《中华舞蹈志·安徽卷》中的记载,南门村老龙灯会约定逢闰年正月举行,在民国时仅出过3次,分别是民国9年(1920)、民国15年(1926)和民国35年(1946) ,后来便不再有记录;除了舞大龙,还有舞小龙,比如绩溪县中屯村的手龙,用竹篾扎制而成,再用纸糊或布缝,全长八尺,一人即可进行表演,表演时即可一人独舞,也可二人独舞,还可以三人共舞,三人共同表演时,其中两人各舞一条龙,一个人舞龙珠,灵巧活泼,形成二龙戏珠的生动画面。 除了龙舞,狮子舞也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舞蹈,自汉时兴,在中国至少有1800年以上的历史。安徽的舞狮始于何时,没有详细记载,但清时期广德出现了有关舞狮的记录,比如清光绪七年《广德州志·节序》载“立春前二日,城内各坊以金翠绣绮饰儿童,装扮故事,加帷幕,众舁之集天寿寺,俟赞厅点阅,曰演春(案,今其事已废),次日彩仗鼓吹……复作鲍老、狻猊诸伎。” 其中的“狻猊”,即古代对狮子的称呼。与龙舞一样,清朝时,狮子舞也是广泛流传在江南一带的拟兽舞蹈,在安徽的宣城、繁昌、贵池、石埭、庐江等地已经普遍流行。至今,安徽各地仍然有很多狮舞流传,比如绩溪伏岭的舞回、贵池傩舞中的舞狮和祁门傩舞中的“刘海戏金狮”,等,这些狮子舞或狮子灯,都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和传统,说明舞狮在安徽省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民间歌舞活动,通过舞狮,既能振奋精神,又凝聚了情感,表达了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绩溪还有一种拟鸟舞蹈——美女引凤,此舞来自徽剧《齐天乐》中的插入性表演舞段,结合该剧剧情表现了来自“佛夷国”的彩凤,在来自“袄东国”美女的指引下,和着音乐,登台舞蹈为东汉光武帝庆祝寿诞的剧情,表现了大汉帝国在光武帝的治理下国泰民安、万邦来朝、龙凤呈祥、天下大吉的繁荣局面,而“美女引凤”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根据《中华舞蹈志·安徽卷》的记录,这个节目在绩溪的流传时期约在清代中期,由歙县的南元村徽戏班引进的,但后来随着南元村徽戏班的解散,就仅在绩溪的坎头村有流传。这个舞蹈中一人一凤的形式,与汉代时在山东汉画像石中记录的“梧桐引凤”舞蹈极为相似(见图11、12),二者之间的相互传承影响关系,尚需要深入研究。

图11  山东汉画像石中的“梧桐引凤”  

图12  徽剧“美女引凤”  “跑云灯”,又叫“云舞”是流传在宣城市郎溪县姚村乡石佛山周围几个自然村的民间群体求雨舞。每当旱季,当地百姓就用竹片和硬纸做成云朵状,或手持云朵片仰望天空,或手持香盘,跪地祈求早点下雨。当求雨成功时,人们便相互追逐蹦跳,嬉戏舞蹈,便有了云舞的雏形,当地民间艺人从中吸取灵感,结合传统的舞龙、龙灯以及马灯中的舞蹈动作,创作加工成为独特的民间求雨舞,在节日庙会上进行表演。也有老艺人说,“跑云灯”是来自跑“龙灯”“马灯”中的“伴舞灯”,所谓“云从龙”,也就是在舞龙的时候,装饰点缀的“云灯”,后来独立出来,成了单独的“跑云灯”。由于南宋时期郎溪就已经流行“扎龙为嬉,以兆丰年”的舞龙活动,所以,“跑云灯”的历史应该也在宋元以后,通常在正月里或庙会时节进行。在“跑云灯”中的字舞环节,通过云朵道具摆成“天下太平”等字,并且摆字和唱歌交替进行,这里的民间被称为“云歌”,每摆一个字,便唱一曲云歌,后锣鼓声响起,再变换队形摆字,唱歌,依此顺序进行。歌词多为祈求赐福或表现百姓生活的内容,如《赐福调》、《闹五更》、《八段锦》等。在这个环节运用了中国传统“字舞”的编排方式,(这种字舞自唐代便开始盛行,武则天时代的《圣寿乐》是首开了字舞的先河),伴奏使用唢呐、二胡、笛子、锣鼓等民乐,具有浓厚的民间歌舞气氛,建国以后,“跑云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成为郎溪县的特色民间歌舞(见图13、14)。

图13、14 郎溪求雨舞“跑云灯”在求雨舞中,除了郎溪县的“跑云灯”,在宣城旌德县版书乡隐龙镇有一种奇特的打棍求雨舞,比较少见。该舞据说是始于明代的一次旱灾,两个小牧童见牛没有草吃,便砍了山上的小柏树做棍子,相互边跳边打,戏耍打发无聊时光。却无意中发现,在他们打棍的过程中,天上突然出现了一片乌云,牧童越打越带劲,而乌云也越聚越厚,终于没过多久,一阵雷鸣声,豆大的雨点瓢泼而下,村民们也都纷纷加入两个牧童,雨也越来越大,终于缓解了乡亲们的旱情。因此,大家都认为是敲打柏树给他们带来的雨水,因此柏树也被当做“求雨棍”保存起来,求雨成功的柏树棍子还会被拿来做耖梃用来耖田,以便带来好运气和好收成。后来便形成了“求雨棍舞”,并渐渐形成了套路,比如围成一个圈的单珠引龙和围成两个圈的双珠引龙,舞蹈队形也演变出半弧形、山形、圆形、马蹄形、双环形、螺旋形、S形、里外城等,路线顺时针、逆时针都有,会根据领舞的指挥进行变换。“求雨棍舞”在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落末,直到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生活越来月重视,隐龙村的民间舞蹈“求雨棍舞”经过县、乡、村挖掘整理,才得以重新恢复演出,重获生机。

图15  旌德县“打棍求雨”3.宗教舞蹈由于深受佛、道等宗教文化的影响,在宣城境内还流传着一定数量的宗教舞蹈,比如绩溪的”纸带舞”、宁国的“舞火球”等。“纸带舞”是佛、道教中做完法事以后的余兴表演,有一定的难度和技巧性。20世纪三十年代在安徽绩溪县杨溪村有一个名为观海师的僧人擅长此舞。表演时,手握约三丈长的纸带(由三层棉纸粘合而成),手握处除加厚外,还包一层绸布,舞动时,采用头顶绕圆、波纹飘带、螺旋绕圆、身前门平面立圆、绕横8字圆、走蛇形波纹及跳圈等,脚下有八字步、弓步等,无伴奏音乐,表演时长没有规定,根据需要进行表演。由于纸带比较长,所以想要在绕动时持续数十分钟使其不缠绕、不落地、不沾身、不打结又不断开也并非易事。1960年,随着观海师的去世,在绩溪几乎不再有类似的表演。“舞火球”是道教舞蹈的一种,流传在皖南地区的宁国、潜山等地区。传说在明嘉靖年间,乡下有一块田的秧苗生病枯萎,根据村中一个道士的建议,是瘟魔在作怪,需要做法事驱邪,所以,村民们便进行了一张“苗斋会”的做斋活动。活动结束后,该道士表演了舞火球以娱神和娱人。火球为竹子做芯,外面用多层黄裱纸扎成,内部还装有鞭炮,形成一个约10公斤重的球,下装木棍做柄。大球点燃以后,在道士手中舞动,火星噼啪直掉,同时内部鞭炮爆响,气氛即惊险刺激,又喜庆热烈。由于火球比较重,所以在舞动时必须采取抡大圆的方式,或是围绕身体做地面、中空平圆上下抡起门平面的立圆等方式。期间有在手上转动球柄以形成火球自转加舞者抡大圆的方式,还有的会配合脚下轮番抬起左右脚做出球棍在脚下滚动的动作。通过舞火球,象征着斋事活动的圆满完成,也就达到了人们祈福禳灾、祛病除魔、人神共欢的目的。4.竹马灯在安徽省境内很多地方都流传有竹马灯的民俗,宣城也不例外,比如宁国的竹马灯和郎溪的小马灯。宁国的竹马灯人数为7-9人,年龄一般8-10岁,最大不超过12岁,扮演的角色多为三国人物,如刘备、诸葛亮、关公、张飞、刘备夫人、马夫等人,各个都是戏曲人物造型,除了执旗子引路的马夫外,其他均骑乘竹扎纸糊的高头大马,威风凌凌。跑动起来时有固定的队形变化,比如一马夫在举旗在前方引路,一马夫居后方压阵。所跑队形有“顺金钩”、“反金钩”、“夹篱笆”、“出单马”、“对马”、“并马”、“五马破槽”、“蛤蟆跳缺”、“退马”等,马夫回有跟头、翻身、旋子等技巧动作。在郎溪的定埠、东夏、幸福、飞里等镇的竹马灯,被称为“小马灯”, 参加演出的均为十岁至十三之间的儿童,每年正月期间进行进行演出。马灯用竹篾和绸布制成,分头尾两截扎成后表演时扎于表演者腰间,马体中空,夜晚玩灯时内部可放置蜡烛。郎溪“小马灯”的骑马表演者为十人,分别扮演《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和南宋时期的岳飞、岳云、金兀术、金蝉子、王贵、牛皋等人,除了关羽身后跟随的是周仓而外,每匹马的后面都配备一个头戴小额子,身穿绣花袄裤、手摇三角旗(或绣花龙凤太平伞)的搭档,也被叫做“夫人”,另外有两个小马夫手执小旗子,分别为马灯的领阵和收阵,另外还会有一个手摇破扇、小丑装扮的金印官员(小鞑子),在队伍中来回跳跃,搞笑逗乐,所有人共二十四人均着戏装。郎溪小马灯大约始于明末清初,有固定的“开堂”“出堂”、“进堂”、“拜家婆”、“煞灯”五个表演程序及相对固定的跑阵形式,其中的“拜家婆”环节,是定埠马灯特有的习俗, “家婆”就是外婆的意思,在正月初一、初二的早晨,出堂的第一站,必须去胥河北侧定埠(原本南、北定埠同属于江南省,但随着人工运河胥河的完工,后经不断调整,根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的行政区划,南定埠成为安徽的地界,北定埠成了江苏高淳的地界)的长墩(今陈家村)和花墙门村跑首场灯。充分说明了南北定埠之间割不断的血缘关系。郎溪小马等的跑阵形式主要包括“跑阵”、“运马”、“摆字”这三个套路,在“摆字”程序中,会用马摆出“天下太平”“天下为公”等字样,最后以“毛尾阵”结束。伴奏乐器为大锣鼓、小锣鼓、大唢呐、小唢呐、长喇叭等。

图16  郎溪小马灯在郎溪“小马灯”中,除了表演《三国演义》等跟其他地区相似的内容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拜家婆”就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文化元素,体现了当地民间艺术在传承中的创新。另外“字舞”的加入,也让此地的灯舞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5.舞、戏的融合:泾县目连戏、皖南花鼓戏目连戏是中国的古老剧种,其以佛教故事“目连救母”为题材,并融入杂技、百戏、歌舞以及大量民间风俗进行表演,表演中有脚色行当、唱做念打,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表达了儒家“百善孝为先”的思想,也反映了佛教主张“因果报应”的世界观。目连戏在明清时期传入安徽,并且在徽州祁门人郑之珍(1518年-1595年)的整理下,编撰出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名《劝善记》),使得原本零散的目连戏成为结构严谨,线索清晰,念白简洁,曲同晓畅的连篇巨著。郑本目连戏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先是在皖南地区的祁门、休宁、宣城、婺源、歙县等地流传,后传遍大江南北,在中国戏曲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比如,清·光绪《宁国县通志·艺文志》兵后劝停止灯戏斋会俾各都立育婴堂说载:江南属古吴地,其俗信鬼。多奸僧妖巫创祈祷名号,愚民惑之……其各邑例行之事,统之以灯戏斋会。灯如烟火,树灯,水灯之属;戏如目连,高脚及鬼儡之属……皆妖妄不经…… 用以劝解民众不要参与此类“妖妄不经”的活动,体现了清代统治者对这类民间乐舞的反对态度。在民国时期的著作《中华全国风俗志·下卷》中,也详细记录了这一剧种在泾县的传播情况,书中载:目连戏,演目连救母故事,皖以南盛行之。泾县东乡,各村不同。或十年一演,或五年一演。每演率于冬季之夜……第一夜演目连之父富相施财济贫事,第二夜演东方亮妻之缢死,第三夜演目连之母游十殿。就中以第三夜为最热闹。因东方亮妻之寻死,而有溺鬼、缢鬼之争替。因两鬼之争替,而有闻太师之逐鬼,逐鬼谓之出神。闻太师者,纣臣闻仲也(见封神榜),俗谓之家堂神,专管人家之冥事。当出神时,台上灯火齐灭,缢鬼、溺鬼,浑身冥箔,满台乱扑,作鬼嗥声,状甚幽凄……正戏之外,加演诸多打诨戏及技术,技术立木柱一支,高十余丈,一人盘旋其顶,谓之盘戳。或扎布彩于台前,二人穿而舞之,谓之盘彩。打诨戏多引人发笑。惟《小尼姑下山》一出,多淫荡,有伤风化。而《黄妈妈偷鸡》,饰老媪,混入妇女观剧之台上,犹可恶也。 文中可见,在泾县东乡各村都有搬演目连戏,而且各村还各有不同,通常在夜间演出,日落开始,日出之前结束,借助黑夜方便营造恐怖氛围,一般以演3夜为多,如果遇见有的村不安宁、自杀人数较多的,则需要加演,以便进行驱鬼活动。演员多为南陵人,演出前要提前进行准备活动,筹备经费等,还要选出司事(负责人)组织整场活动。正式演出前,要先供奉五猖神、五鬼神,并由伶人骑竹马扮演五猖五鬼神,在戏场中跳舞,进行“起马”活动,之后正式演出目连戏。三夜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前两夜是铺垫,最后一夜才是最精华的部分,表现了在阴间的各类鬼魂,以及闻太师的驱鬼活动,营造出十分恐怖的气氛,严重时会把观众吓到昏迷。同时在第三夜还有盘戳、盘彩等杂技百戏表演,还有搞笑或是《小尼姑下山》、《黄妈妈偷鸡》之类不太入流,但会比较吸引观众的演出。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目连戏中的盘戳、盘彩等活动,有汉代百戏的遗传,同时表演中也采用了“起马”、“跳五猖”等舞蹈,将民间舞蹈、戏剧表演融为一体,体现了明清以后舞戏合流的现象。舞戏合流,在明清以后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大趋势,在宣城,除了在目连戏中有所体现之外,在皖南花鼓戏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皖南花鼓戏是流行于皖南宣州、宁国、广德、郎溪以及苏南高淳、溧水、江宁、句容、以及浙江的长兴、吉安等地的民间戏曲,其根源是来自楚、豫各邻省的移民所携带来的民间艺术,比如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信阳、光山、罗山一带的灯曲,在与皖南当地民间歌舞合流以后形成了新的戏曲形式,其在1954年前曾被百姓称为“楚剧”,之后在时白林等专业工作者的倡议下,更改定名为“皖南花鼓戏”,用以区别皖北的“淮北花鼓戏”和江淮地区的“凤阳花鼓戏”,由此可以看出“皖南花鼓戏”与湖北等外省民间戏曲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皖南花鼓戏在形成的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安徽地区的龙灯、狮子灯、云灯、采茶灯、故事灯、采莲灯、挑花篮、绣手巾以及花鼓灯等民间歌舞,同时,还在同台演出的过程中,吸收了目连戏、徽剧、京剧、黄梅戏等的剧目和表现形式,大大拓展了自身的表现方法和内容,成为除了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之外的安徽省第五大戏曲种类。

七. 结语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宣城地区在历史上的民间歌舞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傩舞中的跳五猖、破寒酸等、手龙舞、狮子舞、竹马灯、跑云灯、目连戏、皖南花鼓戏、舞火球等民间歌舞,至今仍然还活跃在民间,体现了对中原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血脉传承,但相对较少有宫廷乐舞的痕迹,比如汉代时在皖北盛行的建鼓舞就未曾有发现。同时限于资料的缺乏,可能在历史上存在更多的舞蹈却没能留下痕迹,比如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当涂曾经十分流行婉约优美的白纻舞,在宣城就未能发现相应的资料,当涂距离宣城不过100公里左右,并同属鄣郡,因此在乐舞方面应有一定的相互影响,总结来讲,宣城的民间舞蹈多体现了中国南方舞蹈文化多“灯舞”的特点,与北方多“秧歌”的舞蹈文化相比,其南方属性特点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同属花鼓文化的“花鼓戏”中,皖南花鼓戏与淮北花鼓戏,就呈现出南北方的明显差异——皖南花鼓戏更注重唱腔和戏剧性,而淮北花鼓戏则在此基础上,有大量的舞蹈技巧,如 “压花场”和“大小武场”等,使其成为一种歌舞并重,甚至舞蹈更为突出的戏曲剧种。通过深入研究宣城地区的民间歌舞文化,希望可以对发扬宣城区域文化特色、传承中华文明有所助益。【参考文献】1.(南朝梁)沈约撰 萧炼子 苏晋仁校注.宋书乐志校注.山东:齐鲁书社.1982.2.(唐)顾况,赵昌平校编.顾况诗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3.库尔特·萨克斯著 郭明达译 恒思校.世界舞蹈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4.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M].北京:中国ISBN出版社1995.5.(唐)李白著 鲍方校点.李白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6.刁淑琴. 北方出土的西周青铜甬钟[J],华夏考古. 1998. 3.7.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安徽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卜辞通纂(第二卷考古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茅慧.夏商周舞蹈[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10.陈振寰解注.诗经[M].漓江出版社2005.11.(西晋)陈寿撰 裴松之注 武传点校.三国志.武汉:崇文书局.2009.12.安徽通史编纂委员会. 安徽通史(2)[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13.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上、下)[M].湖南:岳麓书社,2013.14.孙景琛.中国乐舞史料大典(图录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15.李伯谦主编.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安徽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6.李伯谦主编.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安徽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7.(宋)陈旸,张国强点校.<乐书>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18.(南齐)谢眺 陆费墀校订.谢宣城诗集.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教研室讲师)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