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纪念宣城解放75周年”特刊:开国将军张铚秀与宣城县的解放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4-26 10:25

裴发根

微信版第1509期

张铚秀与宣城解放

宣州区档案馆珍藏了两封革命先辈张铚秀的回信。其中一封于1988年1月20日回复原宣州市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信中言及“……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江南以至全中国。宣城县是我27军80师解放的。(师长张铚秀、政委张少虹、付师长孙冈盛等,所属238团团长王运、政委宋奇光,239团团长陈敬毅,政委耿福海,240团团长于春圃、政委鲁泉)。我师从无为荻港、土桥渡过长江后,一路攻克繁昌、南陵、宣城、郎溪、广德,一直到浙江的吴兴、嘉兴和江苏的松江,而后攻占上海……”这一珍贵信笺,把我们带回到75年前,宣城大地上曾经发生过的那惊心动魄、浴血荣光的解放军战斗故事。

宣州区档案馆馆藏:张铚秀的两封回信

另一封信是1988年4月7日回复原宣州市党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信中说“……来信说你们准备访谈一些同志,我认为这是完全对的。党史一定要有求实的精神,我看主要单位和当事人有为大一些……”这封无比珍贵的信笺,凸显出了 36 年前以张铚秀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对党史、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

张铚秀(1915年7月26日—2009年8月14日),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他于1928年参加虹桥村农民暴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获授少将军衔,2009年8月14日辞世。张铚秀从一个贫苦出身的放牛娃,成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军,历经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膺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

张铚秀为何两次给宣州回信?又为何在87岁高龄的2001年1月,仍来泾县(毗邻宣城县)参加皖南事变60周年纪念活动?我想,这皆因他对皖南宣城这片红色土地怀有深厚的革命情谊。纵览其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红色人生,有着诸多传奇经历,其中几段与宣城的革命往昔极为珍贵,值得纪念。

1938年4月,刚刚组建不久的新四军在成立抗日先遣队时,张铚秀即担任先遣支队侦察参谋。部队由湾沚(原属宣城县)抵达团山的九连山边,成功跨越了敌人的铁路封锁线,自宣城东门渡夜渡裘公河,挺进金宝圩,经裘公渡、杨泗渡、雁翅等地,在雁翅休整了一天后,转战到南京周边,参加了新四军江南抗战首战---卫岗之战。在举世震惊的“皖南事变”中,张铚秀出任扩编的新四军一支队新一团团长。张铚秀率1200名铁军将士在宣城泾县茂林与敌军整整激战七天七夜,700多名铁军健儿阵亡,张铚秀率余下数百名将士与敌周旋,边战斗边突围,一路奋勇杀到长江边,过江抵达皖中根据地时,全团仅剩下200多人,这是在“皖南事变”中艰难突围后,还有建制的战斗集体。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宣城县解放75周年。本文着重叙述的是张铚秀率领80师解放宣城县的故事。

1949年4月20日前,国民党当局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夜至21日,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发起渡江战役。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渡江战役示意图(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著《中国共产党一百年》)

在渡江战役中,宣城是围歼南逃之敌的主战场,又处在解放大军挺进浙赣线以及进攻杭州的交通要道上,其地理和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宣城解放前夕,穷途末路、垂死挣扎的国民党地方当局,设立了宣城县自卫委员会,由国民党宣城县党部书记长万诗祥任主任;同时还成立了应变委员会,县参议长李树凡任主任委员,并制定了“应变计划”。国民党第七绥靖区司令张世希亦惶惶然将其驻龙潭的机动部队99军调来宣城,在青弋江以东的湾沚至宣城城关之间布防,妄图伺机进行反扑。

4月20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突击集团突破长江防线后,至 21日,占领铜陵、繁昌等地。渡江战役总前委指示九兵团:“在完成消灭繁昌、获港、鲁港之敌后,遂行控制南陵、青弋江、湾沚,并包围宣城,然后继续向东挺进。”解放军各追击部队接到命令后,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怕牺牲,忍饥挨饿,顶风冒雨,日夜兼程,猛打猛追。有的部队连续四五天急行军,没有很好休息,一天只能吃上一两顿饭,体力消耗很大。有的累得实在不行,就边行军边打瞌睡,以至于撞到树上的,跌倒田里的,掉到河里的,加上雨淋衣湿,患感冒的,腹泻的,脚打泡的,日渐增多。但是,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只想早一点抓住敌人,多歼敌人。张铚秀回忆说:“部队报告,部队每日行程已多达百里之多。我回答:咬紧牙关,再快些,时间就是胜利,胜利就是在我们为之极度疲劳,而敌人溃不成军时取得的。同志们十分理解我意图,各团克服一切的困难,行军速度竟达日行130多里。事实完全证明,敌溃我追是取胜的重要条件,我们马不停蹄的克繁昌,进南陵,占宣城等。”

九兵团以25、27两个军从左、右两个方向合围宣城之敌。左路解放军25军24日在湾沚以南九连山以北芜宣公路两侧地区,切断敌军退路,将国民党20军大部、保安4旅、99军各一部共1.3万余人歼灭。敌二十军军长杨干才败逃中自杀身亡,活捉了134师师长李介立,取得湾沚战斗胜利,为解放宣城扫除了障碍。

右路解放军27军4月22日从繁昌出发,占领南陵,23日进至南陵县弋江镇,时值倾盆大雨,27军80师长张铚秀率领部队首先消灭正在渡河的敌88军一连,接着80师在寒亭镇白马山,与从红杨镇溃逃的国民党军49师146团遭遇。当时,国民党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凭借着精良的武器,驻守在白马山顶;解放军立即在山下的董村、朱塘村修筑工事,寻找战机。23日傍晚,解放军发动了两次冲锋,激战数小时后最终占领阵地。张铚秀指挥的80师在这次战役中,全歼敌146团。然后迅速向宣城县城方向挺进。今年已90高龄的寒亭镇肖北村朱谈组童克进老人回忆说:“当年我只有15岁,我看见解放军挖了战壕,包围了白马山,并在我住的村庄搭起了临时医院,因战负伤的解放军指战员在临时医院治疗,不幸的是有11名解放军战士光荣牺牲了,为了宣城的解放,他们永眠在白马山上。”

位于宣州区寒亭镇肖北村的白马山烈士墓

24日拂晓,解放军27军分多路进逼宣城城区。80师师长张铚秀指挥部队率先发起进攻,解放军首先占领了从西门城郊到北门小九华一带的山头,然后发起突击,迅速拿下宣城。80师240团团长于春甫、政委鲁泉率部最先攻占宣城县城,宣城获得解放。解放军27军在宣城境内歼灭敌99军军直及92师大部、88军149师残部、20军134师一部,共计4000余人;击毙敌99军军长胡长清。张铚秀率领的80师作为攻打宣城的第一梯队,功不可没。据87岁奚本金老人回忆:“1949年,那时我刚12岁,24号天刚蒙蒙亮,我听到西方传来激烈的枪声,大约到了中午时分,枪声停了,在我们藏身的地方,见到解放军先头部队已到了府山头,他们的手臂上用红布扎了个记号。此时小东门地方,见到用红绿纸写的标语,内容有‘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宣城’‘干净、彻底、全部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后来知道,这些标语是城中地下党、进步人士以及宣城中学的老师吴纯华等带领学生张贴的。”

《新华日报》刊登宣城解放的消息

(宣州区档案馆馆藏)

4月26日,解放军将逃至溪口山区的国民党宣城县自卫团等地方反动武装大部歼灭,至此,宣城县全境解放。同日,中共泾旌宁宣县委书记王文石,率部分干部和武装进入宣城县城,组建成立中共宣城县工委,王文石任书记。下午,解放军97师291团政委尚炜率部进驻宣城,担任城区警戒。尚炜参加县工委为委员,军地协同接管县城。

宣州区档案馆馆藏:尚炜《宣城军管工作报告》

4月28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随七兵团司令部抵达宣城,指示成立宣城军管会,尚炜任主任,李友白为副主任(未到职)。5月4日晚,河北南下区党委第5支队第1大队在政委范瑞峰、大队长刘子佩的率领下抵达宣城,与宣城县工委会师。5月5日,宣城县政府宣布正式成立,刘子佩任县长。同时调整宣城县工委,工委由王文石、范瑞峰、刘子佩等人组成,王文石任书记,范瑞峰任副书记。同日,尚炜奉命率291团开往前线。南下干部赖富接任军管会主任。

接管工作大体结束后,工作重心转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群众团体,发动群众支援前线,推进生产和交通恢复等。5月7日,宣城县工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划设7个区,下辖18个乡、4个镇,乡以下沿用原保甲。6月,宣城县工委改为宣城县委,马祥任县委书记,王文石调离。县(工)委先后设立秘书室、民运部、社会部、组织部、宣传部等工作机构;县政府设立秘书室、民政科、财政科、实业科、教育科和公安局、工商税务局、邮政局、电信局等机构。

自此,宣城县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迈入了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如今,宣城县解放已历经 75 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古老的宣城焕发全新生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蓬勃向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宣城大地发生了令人瞩目、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系宣州区党史方志研究室主任兼档案馆馆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