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种下“石榴树” 开出“团结花”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09-28 09:13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村民王茂灯已经当了近10年义务讲解员。本报记者 方 舢 摄

图为日前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举办的“大地欢歌·美好安徽”演出。本报通讯员 李文强 摄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时值9月,江淮大地处处跃动着丰收的节拍。

在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又到了山核桃开杆采收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核桃林中,噼里啪啦的打果声此起彼伏。

“目前,我们山核桃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值约6000万元。”云梯畲族乡副乡长雷何环说。

云梯畲族乡是我省唯一的畲族乡。除山核桃外,该乡还依托自身民族特色和生态优势,把乡村旅游办得有声有色。仅今年“五一”期间,就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余万元。

畲族乡的欣欣向荣,是我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一个缩影。

种下“石榴树”,开出“团结花”。近年来,我省各族群众同舟共济的情感认同更加强烈、同心共建的发展态势更加向好、同商共治的和谐局面更加巩固,“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旋律鼓点铿锵。

同舟共济

长江蜿蜒,如龙盘踞,在安庆留下一方水肥草美的湿地平原,那便是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的所在地。

漳湖镇回民村现有村民1300多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0%。村口处,一座渡江战役纪念碑临江耸立,伴着奔流不息的长江,诉说着一段峥嵘往事。

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中,漳湖镇回民村72位村民,组成“回民渡江突击队”,改造自家渔船,渡运大军过江,为解放全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集中反映这一史实的漳湖镇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已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近年来,我省深入挖掘整理江淮大地上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文化遗存,将红色文化、人文精神与民族元素深度融合,精心打造20个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一处基地,就是一个继往开来、引领当地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丰碑。”安庆市委统战部干部江本有说。

在漳湖镇回民村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上海青、雪里蕻等蔬菜迎来收获期,村民们奔波于田间地头,忙着采摘、打包、装车。

“今天下午摘下的菜,明早就能到达广东,中午就能端上餐桌。”漳湖回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克俭说。

吴克俭有几十年蔬菜种植经验。去年,他带着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到漳湖镇回民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起80余亩蔬菜大棚、1000立方米仓储冷库及冷冻车间等,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

“我们还在积极招引社会经营主体,合作开发乡村旅游。与此同时,和合肥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院校对接,共同创建教育实践基地,借助高校智力服务乡村振兴。”漳湖镇回民村党支部书记刘卫东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近年来,我省鼓励支持引导民族乡村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路径,25个建档立卡贫困民族聚居村全部如期出列,2万多名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与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小康,62个民族村还被纳入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

去年,作为全国三大杭椒生产基地之一的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该乡坚持培育引进现代高科技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往长三角地区杭椒总量约1.5万吨,占市场80%以上份额,为民族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示范路径。

同心共建

“建议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大美新疆走走看看,感受祖国之美、中国之大!”日前,才从新疆旅游归来的合肥市民蔡华玉,在朋友圈难掩兴奋地写道。

鲜为人知的是,蔡华玉对新疆的喜爱,甚至驱动她迈上新疆之旅的动力,始于与地拉瓦尔·阿布力克木一家在合肥的交往。

地拉瓦尔一家来自新疆和田。2017年,一次来合肥参加学术会议的契机,让学牙医出身的小两口,萌生了在合肥创业的想法。

为支持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在合肥创业,瑶海区委统战部专门协调区卫健委和长淮街道,分别安排1名指导员和1名协调员全程服务,帮助近500平方米的艾力口腔落户合肥。

如今,凭借口口相传的治疗水平,艾力口腔开业一年多来,已经吸引1300多名患者慕名而来。蔡华玉便是其中之一。

“可以说,艾力口腔已经成为见证皖疆情谊的一扇‘窗口’。它不仅让合肥市民了解新疆、走近新疆,而且鼓励更多新疆同胞来合肥创业。”瑶海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程业琳说。

日常工作之外,地拉瓦尔一家还经常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在第35个爱牙日当天,艾力口腔医护人员走进瑶海区幼儿园,为小朋友做牙齿涂氟,并教会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

现在,地拉瓦尔12岁的女儿穆尼热,已经习惯自称“合肥人”。她在一篇作文里写道:“我虽然出生在和田,但根已经深深扎入养育我的合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日益活跃,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因此,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是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导各地与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流出地签订合作协议,支持来皖务工人员就业创业。

芜湖市是首批全国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试点城市。

随着民族地区来芜就业的各族群众不断增多,芜湖市以企业为平台,定期开展“职业技能+普通话”培训,促进民族地区来芜员工更好融入社会,共同为城市建设发光发热。

同商共治

“清清来啦,快进家里喝茶。”在黄山市休宁县源芳乡,苗族姑娘车小妹一见面,就亲昵地搂住“石榴籽家园”联络站负责人彭清清的腰。

源芳乡有40多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去年,该乡成立全省首个“石榴籽家园”联络站,为民族地区来乡生活群众提供项目申报、就业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彭清清作为较早来到源芳乡且创业成功的土家族姑娘,当仁不让地成为站点的负责人。她和车小妹的故事,还要从一笔30万元的贷款说起。

车小妹和丈夫在乡里经营一家茶叶加工作坊,加工设备亟待更新,但却苦于缺少资金。

彭清清和乡干部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后,与休宁县相关单位多次会商,创新推出“石榴籽团结贷”,为车小妹提供首笔30万元低息贷款。

今年,车小妹购置上机械化制茶装备。原本一天最多只能制1000斤茶,现在一天至少能制5000斤茶。

“今年雨水比较充足,9月底前还能再做一季秋茶。年收入相比往年,预计可以增加近70万元。”车小妹说。

目前,以源芳乡为试点,休宁县已在该县7个片区成立“石榴籽家园”联络站。

“‘石榴籽家园’联络站已经成为开展基层民族工作的阵地。它的功能从帮扶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延展到了给各族群众提供协商议事的平台。”黄山市委统战部干部许小丽说。

源芳乡位于“徽州天路”西入口,域内旅游资源丰富,争取黄山市公交线路延伸至该乡徽州大峡谷景区,是当地各族群众的共同心愿。

去年以来,依托“石榴籽家园”联络站建言献策,黄山市公交线路有望今年年底通向徽州大峡谷景区。

与此同时,作为省政协委员,彭清清还把各族群众的心声,带到了省两会的现场。她在提案中建议,要依托乡镇特色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们将从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的大局出发,继续团结引领全省各族群众,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维护者,画出画好最大同心圆,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加壮丽的安徽篇章。”省委统战部负责同志说。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