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郎溪:文化撑起农村一片天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7-23 19:18
  宣城传媒网讯(何长寿、金  健、夏华荣)  逢年过大节,只见小马灯、跳五猖,以变化多端的舞姿相应和,伴随着锣鼓乐队的韵律,轻盈窈窕地欢跳着,每到一处,赢得围观的群众报以阵阵喝彩。这是郎溪县梅渚镇定埠民俗文化在城镇文化广场,乡村文化大院表演的一个片断。
  郎溪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创新文化活动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在引导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努力营造农村文化的“和谐之风”。
  这个县有98个村,前几年,虽说村级文化室拥有率达100%,但是有许多村的文化室已经使用多年,土木结构的房屋历经风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甚至成为危房。为了让健康向上的活动和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近年来,郎溪县各级党委、政府通过集体投资、财政补贴、村民投工、企业捐资、党员集资以及招标承建等方法,先后筹资200多万元,修缮和新建文化大院,配套室内设施。建平镇金桥村的文化室是10多年前修建的,前期因经费紧张,文化室的阵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去年初,村党总支抓住本村被列为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契机,把改造韦村自然村“示范点”与新建文化大院同步实施,建立了文化大院,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和阅览室,还组建了篮球队。前不久,他们代表镇队参加了县篮球比赛,还获了奖。就是这个自然村,逢年过节演大戏,放电影,还有一支百人的龙灯队……用村民理事会会长韦学堂的话说:“和谐春风吹,农村新气象,如今庄稼人的日子,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
  随着文化阵地的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文化活动在郎川大地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现在全县12个乡镇都有激情放歌,自娱自乐的农民戏曲队、歌舞队、健身队、篮球队以及民俗文化等业余文体队伍,送科技送文艺下乡,送歌舞、送戏曲进城已成为城乡文化交流的新趋势。目前,全县正式登记的农民各类文艺队已有30多个,参与者达到4200人。这一支支分队常年活跃在乡村、田间地头,给农民献上一道道丰富的文化大餐。“振兴”民间花鼓剧团团长彭红介绍说,从今年大年初二到5月上旬的80天,戏班子在农村演出了78天,一共演出124场,观众多则上万,少则也有2000人,演出的节目有党的富民政策、新农村建设,有当地听到、看到的科技种田、计划生育、尊老爱幼等内容,很受乡亲们欢迎。
  村级文化大院的建立,让郎川两岸的农民群众满足了文化娱乐的需求,同时,数以万计的庄稼人都喜欢聚集在宽畅的文化大院里,听县乡农业、林果业、水利、农机、畜禽等方面的专家和本村的“科技示范户”、“种养致富能手”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县农业、科技部门利用村级大院先后“绿色证书”教育培训人数达8862人,农村妇女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人数达23896人,通过专家和“能人”的传授,许多农民由“苦力型”向“智力型”的转变,仅“夫妻生态庄园”就涌现出3000多座。在建平镇东郊村文化大院里有一个“全天候”图书室,3000多册图书、二十多种报刊杂志,长年累月,老人们三三两两地相约在这里,看看书、读读报,年轻人关注的是农业科技、市场信息之类的报纸和杂志。无论农忙农闲,图书室有人值班,实行管书、借书、送书全方位服务。东郊人从书海中学会了养殖、种植等技术,学会了在市场经济中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村800多户农家,年均收入在三、二万元以上的占了70%以上。像这样传播知识促增收的图书阅览室,在郎川两岸有百十个。
  文化阵地撑起了郎溪农村一片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陶冶了群众的情操,使乡风文明、社会和谐,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去年,这个县农业增加值6.71亿元,比2005年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2%,比2005年增加了597元。如今的农村,村民们一有空就往文化大院跑,过去那种闲来无事搓两把的赌博现象少了,酗酒、上寺、求神拜佛、打架传闲话的少了,寓教于乐,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知识的多了,农村群众求学、求知、求富的多了,郎川两岸28万庄稼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真正被调动了起来。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