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淮畔幽兰”竞芬芳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发表时间:03-30 17:34

3月28日,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演员在岳张集镇张集村田间地头表演花鼓灯。

3月28日6点,仲春的早晨依旧清冷,吕薇匆匆起床洗漱,吃点早饭,骑上电动车赶赴集合地,登上大巴车和其他演员一道向凤台县岳张集镇前岗村进发。他们将进行今年“送戏进万村”的第11场演出。

吕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台花鼓灯新生代的佼佼者,担任凤台花鼓灯艺术团副团长,并被列为淮南市“文化名家”培养对象。

在乡道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前岗村。大家七手八脚地搬道具、搭舞台,村民们也都陆续聚拢过来。锣鼓锵锵,春风漾漾,一个兰花指,一记颤颠抖,将花鼓灯舞蹈的经典动作演绎得美入骨髓。《凤登台》《家乡美》《欢腾的故乡》等花鼓灯舞蹈陆续登场,给村民们带来一场形式活泼、色彩饱满的视觉盛宴。“还是我们花鼓灯好看,够味!”岳张集镇前岗村村民高丽激动地说。一通表演下来,吕薇和演员们已是气喘吁吁。吕薇说,花鼓灯舞蹈里男角统称“鼓架子”,女角统称“兰花”,演出时,“鼓架子”要把“兰花”扛在肩上,要比“兰花”们累得多。

3月28日,凤台县岳张集镇前岗村“送戏进万村”演出现场,花鼓灯演员在表演传统舞蹈《夫妻观灯》。

村民在观看花鼓灯表演。

花鼓灯相传最早起源于夏代,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及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于一体的民间舞种,也是我省重要的一张文化名片,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剧作家孔尚任这样描述花鼓灯:“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自是擎身无妙手,肩头掌上有何分。”

凤台花鼓灯是花鼓灯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有400多种语汇、50多种基本步伐,讲究男女角色配合,着重感情描绘,动作细腻,扇花变化多样,其典型动作“三道弯”,是东方舞蹈的重要特征。凤台县被评为中国花鼓灯之乡,每年送文化下乡,花鼓灯成为必选项。

近年来,凤台县始终把挖掘、继承、宣传、提高花鼓灯艺术为己任,依托花鼓灯艺术团和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在整理提炼传统花鼓灯元素的同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进行创作,其代表性舞蹈《瞧这帮鼓架子》《千里长淮一条线》《兰花嫂》《鼓乡俏媳妇》《板凳龙》等,不仅在国内舞台上频频亮相,并走出国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演出。凤台花鼓灯艺术团也被纳入第二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为将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凤台县接续培养传承人,将“一团一校”作为文化大县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为花鼓灯搭建展示、表演平台,并在陈派花鼓灯艺术的发源地凤台县新集镇陈巷村建成了我省首家花鼓灯村史馆,进一步让非遗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年逾八旬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邓虹(前排右一)、张士根(前排左一)在示范教学花鼓灯经典舞蹈动作“三点头”。

在凤台花鼓灯艺术团多功能演出厅,记者看到,年届八旬的国家非物质遗产花鼓灯艺术传承人邓虹、张士根走上舞台,点拨青年演员的动作细节,并现场跳上一段,演示给他们看。“邓老师和张老师就是我们的宝,虽然年岁高了,但一有时间,他们就会来到团里走走看看,现场指导教学。”凤台花鼓灯艺术团团长王利梅说。

如今在凤台县,乃至淮南市,花鼓灯都是大型晚会的必备演出项目。在凤台县各个村级文化中心,花鼓灯更是舞台上的主力军。凤台县通过汇报演出、巡演、送文化下乡等形式,把花鼓灯送到百姓身边,在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不断丰富和活跃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靳琼靓】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