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周家村扶贫工作队: 抓党建 谋发展 齐心协力干扶贫
来源:郎溪新闻网 作者: 发表时间:11-12 09:03

2017年4月,扶贫工作队来到了为扶贫事业战斗的地方--周家村。驻村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工作队不怕艰难险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战胜种种挑战,实施了建强组织堡垒、拉近干群距离、带领脱贫致富的一系列举措,用实际行动唱响了一曲情系群众、不懈奋斗的凯歌,揭开了周家村脱贫攻坚的新篇章!

扶贫工作队初到周家村就提出,办好农村的事,尤其是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必须要让党旗飘起来,党组织牌子亮起来,党员、干部站出来,进而带动群众干起来、富起来。带着这样的信念,工作队从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入手,先后提出了“1+1+1”支部联建思路(即班子队伍一起抓、思想观念一起带、脱贫攻坚一起干)和新“三会一课”制度(即“帮扶单位座谈会”“扶持政策对接会”“企业专场招聘会”和“技术技能培训课”),以党的建设引领脱贫攻坚,使组织建设和扶贫工作能够融合共进。

同时,工作队非常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经过认真、细致的考察和甄选,将3名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后备干部充实到了村干部队伍中,为周家村党总支进一步补充了新鲜血液,建强了基层战斗的堡垒。

村党总支书记郑万富经常说,“工作队来了以后,总是教育我们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才会相信我们。受工作队的影响,我们村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转变,现在我们与工作队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为脱贫攻坚倾心尽力。”工作队点点滴滴、实实在在地付出,让党总支在群众中逐渐树立起了威信。

扶贫工作难,让村民理解、支持、参与更难,获得贫困户的信任更是难上加难。对工作队来说,走进贫困户的心比急于求成更有说服力。我们工作队的队员们都出身于农村,有着深厚的农村情结,因此也善于和村民们打交道,进农家门,吃农家饭,说农家话,嘘寒问暖,排忧解难,很快便与村民尤其是贫困户打成一片。

贫困户周生福家庭很困难,而且他性格内向、言语不多,工作队几次到他家中走访,都未见成效。在得知他的儿子因为急于挣钱误入广东传销组织并被控制后,工作队千方百计地联系两地的公安机关,费尽了周折,终于将他解救出来并送回了家。看到儿子平安到家,周生福紧紧拉住工作队队长王忠和的手说:“王书记,我儿子年轻不懂事,这回幸亏有你们,不然就有大麻烦了,今天无论如何也要留下吃个饭!”看着老人家激动的脸庞,工作队队员们由衷感到欣慰和自豪,同时也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贫困户有什么要求,工作队能做的就是立刻就办,当他们知道村里面有孩子上学困难,便想方设法联系了开发区新涛光电等爱心企业,捐助3.4万元解决了17名贫困学生的燃眉之急。有贫困户说:“这个驻村工作队,能干事,脱贫有希望,致富有盼头。”就这样,工作队用真情实意、真心付出,让党员群众的心和他们渐渐贴在了一起。

脱贫还得靠产业、攻坚必须齐发力。工作队和村“两委”认真分析了村情,认为因地制宜是关键。经过多次不分昼夜的开会座谈、探讨思路、研究举措,终于找准了增收的“门路”:通过自筹和争取项目资金,在村里建成了面积达260亩的青虾养殖基地,直接带动了2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让他们增收、脱贫,还为村集体每年稳定增加12万元的经济收入,从而顺利地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此外,工作队将48.75万元扶贫资金投入了“园区+”的贫困村项目,入股郎溪经济开发区思创科技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每年收益3.89万元;投入40万元注资龙图节能铝材,每年收益3.2万元。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工作队上下协调,努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面貌,取得了累累硕果:争取了49万元项目资金,实施了4条5公里村级道路的硬化、拓宽;完成了村民组水利沟渠开挖项目,方便了村民灌溉农田;争取了10万元奖补资金,建成了全县第一家“就业扶贫驿站”;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五猖”场馆建设,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工作队队员所在的市总工会和县人社局,分别通过慰问困难群众和赠送办公设备,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村里的办公条件,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让党和政府的温暖深入人心……

熟悉周家村的人都说,这一年来周家村变化巨大,现在这里处处涌动着一股决战贫困、勇于争先的热潮,干群同心拔穷根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

【责任编辑:李道清】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