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实施“4+2”工程 加快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实施“4+2”工程

来源:宣城新闻网 作者: 发表时间:02-26 11:12

宣城新闻网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加速转型,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的发展态势。今年1-11月份,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12.7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居全省第7位。全市规模企业数达1088户,再次突破千户大关。五大支柱产业稳步发展,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6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超过30%。钢铁、铜加工占比较“十一五”末下降15个百分点。

虽然全市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总量不断攀升,但经济运行中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正在进一步显露,如:产业层次不高、集聚度低,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小,产品附加值不高、配套力弱等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施“4+2”工程(四大两创新),势在必行。

“四大”即:发展大产业。立足规划先行,根据我市现有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科学合理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导向作用,选择汽车与装备制造业、食品医药等2-3个主导产业,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千亿产业。市本级重点扶持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2个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培育大企业。选择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实施重点培育,实行“一企一策”,在财税政策、项目投入、外部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中鼎集团、司尔特肥业、飞达集团晋升百亿企业。择优确定一批终端产品,有针对性地引进配套厂家或鼓励本土企业开发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地方配套能力。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产能规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促进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实施资本运作,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与央企、省属国企合作,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大项目。完善项目评审制度,强化招商选资,围绕项目产品层次、生产技术、产品市场以及我市现有产业基础,谋划和实施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定位的“大好高”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实施“三百”计划,确保每年100个项目开工、100个建成、100个达效。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推进机制,完善项目考核,优化投资结构,力争一批重点项目早建成、快投产、高达效。建设大平台。认真研究各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园区功能。按照工业园区、城市新区一体化定位,全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完善生产性和生活性配套服务体系。以优势企业为主体,引进和发展增链、补链项目,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扩容升级,全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承接大产业、实现大发展提供平台、打实基础。

“两创新”即:加强技术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完善对接合作机制,重点加强与“合工大”等高校对接,争创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认证中心。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化制(修)定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强企”观念,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省级“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广信息化手段在制造业中的运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改进企业管理方式。建设地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深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提升企业营销水平。加强服务创新。建立重点企业帮扶平台,对产值超亿元企业实行重点帮扶。创新政策体系,更加注重政策“雪中送炭”作用。完善金融机构考核办法,加大银行信贷对工业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完善运行监测分析网,扩大监测覆盖面。加快市工业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其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助推作用。推行“负面清单”管理,降低企业门槛,鼓励全民创业。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育,提升企业家主体地位。大力开展“干部进企业”和“为企服务日”活动,切实增强服务企业的主动意识。


【责任编辑:陆厚超】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