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正平:让超龄农民工老有所依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发表时间:03-30 15:04

近日,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工人清退政策,包括“禁止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禁止55周岁以上男性、45周岁以上女性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影响身体健 康以及危险性、风险性高的特殊工作”等内容,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各地出台政策主 要考虑到工人在生产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建筑行业施工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劳动强度大,高龄农民工若长期施工,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有关政策规定既符合 劳动力市场要求,也符合国家对相关领域的管理要求。 “清退令”之所以引发热议,想必多是出于对农民工群体的深切关怀,期望他们能更公平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大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陌生城市工作,用青春和汗水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为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贡献了力量。如今,昔日的青壮年农 民工年纪大了,身体素质下降了,也逐渐不能适应建筑行业相关岗位。各地及时出台相应清退政策在情理之中,但现实的复杂性与农民工诉求的多元性,也决定了相 关部门还要再“多想一步”“多做一点”。

目前,超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 产业,这一产业的劳动强度确实让他们难以胜任。不过,一些超龄农民工身心条件较好,可以在劳动强度相对不高的服务业继续发挥余热。针对这部分人,各地政府 应积极协调,建立联系服务机制和培训需求意愿清单,精准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让他们“转场”后也能体面劳动、舒心生活。

在解决好部分超龄农民工“转场”就业的同时,更要解决超龄农民工“退场”返乡养老的困局。回顾我国城镇化进程,第一代农民工超龄化与农民养老问题实际上 一脉相承:当前,基本养老保险相对固定性与农民工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甚至农民工自身购买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存在接续 难,进一步降低了超龄农民工缴纳意愿,加上现有养老保障水平偏低等因素,“留不下的城市,难以回去的农村”,成为众多超龄农民工面临的养老困境。他们不是 闲不住,而是不敢闲。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建议,将社保的社会统筹部分金额与缴纳地解绑,企业与个人缴纳费用均纳入社保权益转移接续范围,实现 “钱随人走”,以便将更多灵活就业群体纳入高保障的社保体系之内。这无疑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尝试,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对此及时关注、落实。

作为城市建设的一员,超龄农民工需要被关注。在清退超龄农民工时,要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妥善处理和解决他们的养老之忧,实现“进有门路,退有后路”,才能真正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无所忧。

【责任编辑:靳琼靓】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